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一百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章

  大唐不良人

抬头向前,隐隐辩认出当年苯教建筑。


那些彩旗和经幡,因为无人打理,早已破旧不堪。


只剩一些破烂布条。


转经筒和苯教法器散落了一地。


还有当年经历战火,凌乱的痕迹。


苏大为抱着聂苏,向着青骢马微微颔首:“辛苦了。”


青骢马点点头,长嘶一声,身形转淡,化为微尘随风飞散。


走了这么远的路。


终于,回到当初的。


……


长安。


太子李弘天不亮便起身了。


他有例行的功课,需要太子府上大儒辅导。


此外还要按孙仙翁的交待,每日勤练五禽戏等导引炼体之术。


做完这些,才能吃上早膳。


然后又匆匆赶去养政殿,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


天皇与天后不在时,由太子辅国。


如今虽然大唐政治中心迁往神都洛阳。


但平日奏折和信件往来,有一大半,都要经过长安。


这既是过去的制度惯性决定。


也是李治有意锻炼太子。


每日洛阳与长安两都交流的信件,络绎不绝。


开始李治处理的奏折,都会交由李治和武后审过之后,才颁行天下。


最近一个月开始,除了大事奏折要传阅洛阳。


一些小事,已经可以由太子自行决断。


这是一种权力交接的信号。


似乎是圣人李治,也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无力再支撑繁重的政务。


转而将事务分给武后与太子。


呼哧~~~


修炼完导引之术。


李弘双手抱圆,长长一口气息吐出。


他的鼻尖和额头微微冒汗。


接过一旁宫女递上的湿巾细细擦拭过汗水。


早有内侍上前小声道:“太子,洛阳那边有急信。”


“嗯?”


李弘看了他一眼,琢磨了片刻道:“既是急事,先给我看。”


“那早膳……”


“边吃边看吧。”


李弘道。


他是个极重规律的人。


十几年的习惯不是说改便能改的。


练功便是练功,上课便是上课。


早膳绝不会与其它的事交杂在一起。


今个儿倒有些出奇。


内侍点头应喏,倒着退下。


心里想着,大概是与苏县公有关。


前阵子苏县公大闹洛阳白马寺,传至长安,一时为之轰动。


不知多少朝臣弹劾苏县公。


当时是圣人和武后保下来。


将那些弹劾折子压住。


太子虽没有表态,但看那个意思是极为气恼的。


也是,他之前与那位苏县公,关系颇为亲近。


如今听闻苏县公犯事,想必……


早膳就在太子的偏殿里。


一张木桌简单的摆着几个碗碟。


并不奢华。


相反,以太子的身份而言,有些过份简朴了。


李弘牢记着教课大儒说的话,也记着苏大为与他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生民维艰,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面前摆着小米粥,清可照人。


李弘并没有急着去吃。


尽管他早已饥肠辘辘,仍按着礼仪,先净手,然后取过内侍奉上洛阳来的信。


几封信里,有大臣的,也有武后的。


每看一封,李弘的脸色就更难看一分。


“上次,已经屠了白马寺,后来听闻又杀了好些沙门佛宗,前太史令李淳风等人亲往传召,但苏大为抗旨不遵,父皇已是大怒。”


“蜀中与吐谷浑边境积石关,苏大为又不顾昔日袍泽之情,杀伤唐军多人,扬长而去……”


啪!


合上这信。


李弘微微闭上双眼。


在他脑海里,浮现出苏大为的样子。


“阿舅,你……你为何会变成这样。”


李弘伸手捂着心口。


那是一种本以为了解,本来无比信赖之人,突然翻脸,给自己心口狠狠插上一刀的感觉。


那是一种被至亲出卖背叛的感觉。


曾经,苏大为在他心里是那样的高大完美。


是武将的顶峰,是智者,是亲人。


是可以信赖之人。


是他的阿舅。


但转眼间,这人突然好像变成了杀人魔王。


突然无视唐律,无视父皇的旨意,叛出大唐。


这一切,实在让李弘无法接受。


“太子,苏大为那处旧宅……”


内侍在一旁小心翼翼观察着太子的神色,提出建言。


苏大为在长安的宅子,一直是受太子保护。


哪怕从洛阳传出许多不利苏大为的传言。


太子护苏大为之心,从未动摇。


太子之心,大家都明白。


但是太子府上下,却极不认同。


这是政治事件。


既然已经有如此明显的信号。


太子当与此人割席。


以保全太子名节。


否则,太子的履历若添上一笔,暗护叛唐之臣,这事只怕会惹来祸患。


圣人会怎么想?


锵锵锵~~


一阵甲叶撞击声,突然传来,打破了展内的沉闷。


内侍、宫女吃惊的向外看去。


只听外面传来喧哗。


有保卫太子的太子府属臣上去询问。


却传来凄厉惨叫声。


多名拦路的属臣被横刀斩翻在地。


鲜血流淌,血腥味扑鼻。


殿内有宫女和内侍发出惊恐的尖叫声。


烛台被推推倒。


侍从们狼狈奔逃。


这一切,都无法挡住那群如狼似虎,走进殿内的武人。


为首一人,一身龟背鱼鳞甲。


手抱麒麟照月盔。


背后插着一对铁锤,一只手提着滴血的横刀。


此人身高八尺上下。


生得虎背熊腰,双肩宽厚。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头发,不似唐人发髻。


而是极短的寸发。


非僧非俗。


这人脸上有一道醒目伤疤,自眉心划过整个脸庞。


这令他原本英俊的样貌,多了几分戾气。


黝黑深沉的眸子里,隐隐有血光跳动。


在他身后,跟随着一队膀大腰圆的武士。


俱是唐甲。


是左右领左右府的制式。


守在李弘身边的两名近侍脸色已经变得惨白。


身为唐人,岂能不知这意味着什么。


昔年玄武门之变,才过去数十年。


虽然心中恐惧,李弘仍然撑着身体,扶着身边抖得比他还厉害的内侍,站起身,心跳如擂。


这位年轻的太子,依旧保持着太子的尊严,竭力稳住心跳,高声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要做什么?”


“见过太子殿下。”


当先那武将,提刀的手,微微举起,行了个极为潦草的叉手礼。


“在下左武卫将军,萧礼,有机密要事,禀于太子。”


萧礼?


李弘愣了一下,听到对方官身,脑中竭力回忆此人来历。


好像有些印象。


左武卫里确实有姓萧名萧礼者。


此人的路数……


一边苦思,面上强作镇定道:“不知萧将军所为何事?带这些人,只怕与礼不合。”


“太子,事急矣,不得不出此下策。”


萧礼眼中光芒一闪:“臣此来,是为保太子登基。”


铛啷~


李弘身旁,一名内侍手里持的礼器玉璋,一时跌落地上,发出脆响。


下一刻,这内侍头上突然多了一把刀。


一把飞刀深深插入此人颅中,带着内侍直挺挺向后倒去。


“啊~~~”


原本平静的殿中,再次发出尖叫。


太子李弘脸上被内侍的血飞溅上。


星星点点,分外刺目。


他闭上眼睛,双手死死握拳,身子微微颤抖。


这是政变。


父皇尚在,如何登基?


此人分明是要挟持自己,做那无君无父之事。


……


残破的大雄宝殿上,不知是蛛网还是尘埃在飞舞。


苏大为抱着聂苏,环顾四周。


佛龛上的佛像已经看不清面目了。


只有正前方那巨大的丰饶佛祖像,还能依稀辨出。


地上厚厚的灰尘,显示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


空气里有一种腐朽的味道。


苏大为微有些迟疑。


没人来过。


那腾迅究竟在哪里?


之前种种推断,都是指向巴颜喀拉山,指向苯教圣地。


若大雄宝殿内没有。


她又会去到哪里?


心念一动,天视地听之术张开。


方圆数十里内,全在他的神识笼罩之下。


那神识,犹如特定的波频,不断来回扫视。


起先去得极远。


但是遍寻方圆数十里,仍不见腾迅踪迹后,所有的神识像是发出海啸般。


汹涌的向内收回。


向着巴颜喀拉山神女峰回溯。


就在这脚下!


找到了!


苏大为微阖的双眼张开,眼中亮起玄奥光芒。


他抱着小苏,向着殿外一侧走去。


没记错的话,那里有一处高高突出悬崖外,犹如祭坛的石台。


沧海桑田,许多东西变了,但也有些东西依旧不变。


走到石台边,苏大为毫不犹豫,抱着聂苏纵身跃下。


飞掠十余丈后,他的身形在半空中诡异的一个转折。


双脚踏在空中,脚下朵朵莲花绽放。


如踏天梯。


踩踏着莲花,他走到悬崖下那处石台。


当年的洞口依稀还在。


只是有大石崩落,塞住出口。


苏大为心念一动,虚空中,凝聚起刀意。


向着洞口斩落。


只听轰隆一声,洞口被破开。


大股烟尘腾起。


苏大为嘬唇一吹。


吐息如箭。


咻~


所有的烟尘被吹开。


寂静无声。


待烟尘散尽,他这才抱着聂苏从石洞甬道钻入。


这甬道通往巴颜喀拉山中石洞。


也是苯教真正的圣地。


当年他曾与安文生等人,在这里得到石碟、神弓,与飞行翼装。


这么多年下来,关于这圣地的秘密,他与安文生也曾苦思过,但一直不得其解。


飞行翼装,看上去有点像是后世的翼装。


这属于科技造物。


但是那张巨弓,又属于宝器一类的存在。


再加上一个颇具科幻感的石碟。


这般混搭的三件事物,好像是把不同时空,不同位面的东西,齐聚在这苯教圣地里。


纵是苏大为异人一品,也实在参不透其中的奥秘。


好在,这一次来,他已经有了些把握。


方才天视地听,扫过圣洞时,也已经在这里,发现几位“老朋友”。


踢开碎石。


打破石壁。


苏大为根本不在意这九曲十八弯的洞内通道。


而是凭着神识感应,直接向着洞窟最核心,也是老朋友们所在的地方笔直而去。


耳听着隆隆震鸣。


花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


他便到了洞窟核心。


在深达百丈的洞穴深处,有一间巨大的石室。


它仿佛所有洞窟的心脏。


那些曲折的甬道,都是自这石室中心分出去的。


当年自己与安文生他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整个庞大洞窟系统的一小部份。


甚至连苯教,也没有完全掌握这座洞窟。


属于苯教的痕迹,字符,佛号,只到洞窟三分之一处,便戛然而止。


到了这个时候,洞窟里,已经几乎没有空气了。


除非修为达到胎息之境。


否则任何生灵,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一步踏入石窒,苏大为炯炯目光扫过。


虚室昏暗,却在刹那间,仿佛有了电光。


所有的光芒一齐点亮。


四壁有一处处灯台,依次点亮。


仿佛从凝固的时间长河里,苏醒过来。


地面,脚踏地的方,有七色纹绘。


是以各种岩石矿物为色彩,画出美丽的图案。


无比繁奥,充满宗教色彩。


犹如后世西藏密宗坛城。


但远比那个更苍凉古老,也更华丽。


无数闪闪发光的纹绘,一直蔓延到四壁,蔓延到弧形的穹顶。


仿佛一张罗网,包被着整个天地。


在中心位置,有金色的花朵纹饰,仿佛宇宙的中心。


在那之上,正盘坐着两个人。


或者说……


两只诡异。


“许久不见。”


苏大为抱着聂苏走过去,在他们身侧盘膝坐下。


“我有些问题想问。”


……


“左武卫将军,萧礼。”


武媚娘轻轻一挥大袖,如云般的薄纱飞起。


袖中伸出欺霜赛雪一般的藕臂,涂着丹朱豆蔻色的手指,轻轻接过上官婉儿递上的秘信。


一边打开,一边漫不经心的道:“他是萧嗣业的二子,当年戎守西域,有过不少功劳,我记得……是哪一年?他带着一队唐军驻守西域石头城,被吐蕃围攻,差点死在那里。


当时是行军总管苏大为带平蕃大军经过,替其解围。


传回朝廷的军报上说,当时守城七百三十一人,大约一个折冲府的兵力。


事后只剩三十六人。


萧礼当时没随苏大为征吐蕃,而是回长安养伤。


回来后,萧嗣业身体不好,请求致仕,后来朝廷冲他功劳,令长子萧规随驾洛阳,二子萧礼任长安左武卫将军,负责守备长安。”


“皇后娘娘记性真好。”


上官婉儿掩口轻笑。


她的笑容很有特点。


一笑,两眼眯成月牙儿。


露出两颗雪白的尖牙。


那眉心的鲜红花瓣,随之微微摇曳,显得越发娇艳欲滴。


笑容竟有些邪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