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四十八章 顿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八章 顿悟

  大唐不良人

大唐初立时,唐太祖朝时期,四夷未服,权位未稳。


还处于一个奋力开拓的状态。


正合道家的核心要旨。


如何去看待世界,如何与万物相处,如何与四邻相处,如何去探索这个外部世界的极限。


后世有许多人以为,道家就是无为而治,这个认知是片面的。


真正道家的内核是——


无为而无不为!


重点不是无为,而是无不为。


该做的事一件都没少做,而且毫不费力,是以显得无为。


就像后世看唐太宗李世明,觉得他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个官二代,打了几场胜仗,最后又来个玄武门,轻松夺取天下。


这当然也是错误的。


李世民是“无不为”,是天纵之才,所以才显得轻松。


道家思想,在李唐初创的时候是适用的。


但是等到李世民掌权,打败突厥,重创高句丽,大唐疆域稳定,四夷宾服后,唐朝扩张的版图,达到了人力的极限。


外部稳定,关注点自然就要回到自己内部。


许多问题以前因为有外部敌人而忽略,在解决掉外部环境后,就得一一着手解决那些隐患。


这个时候佛法就起到很好的安抚人心的作用。


道家主外,是人如何看世界。


而佛家主内,代表如何看自己的内心。


这两者,共同组成了如今大唐的精神内核。


想到这里,苏大为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佛家果然有智慧,道家辨法辨不过和尚,倒也不冤。”


光顾着看世界去了,却疏于眼前俗世,出世太久,未免显得太过清高。


而佛家,是入世的学问。


烦恼即菩提,人心即如来。


诚如斯言。


“阿弥哥,你刚才说什么?”


卢慧能好奇的看向苏大为,又问:“刚才悟空法师说什么锁心猿意马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修行法门,不是参悟佛理的。”


苏大为随口一说,突然心里一动,脑子里一闪的灵光仿佛一伸手抓到了。


修炼法门。


佛法为心,道法为意。


意如青天,无边无际。


心如深渊,无垠无限。


所以修炼入手,最难的是控制自己奔腾如天马的念头,降伏如猿猴般跳脱的内心。


是以方才行者才说要锁住心猿与意马。


心无限,意无限,在无限中,又要寻求有限,以法度束之。


就像是给马上了疆绳,给猴子套上锁链。


这样才能寻到修行的门径。


“修行之路,在于有限和无限之间,有意与无意之中,内与外,阴与阳……”


苏大为眉头皱起来,想起自己前几次是如何得到突破?


梦境,腾根之瞳。


这些都是从心内得到的启示。


苏大为一想到此,忽然有种明悟,下一次的突破,只怕要从外在寻求机缘。


内与外,从来不是割裂的,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而人,就站在天地之间。


“阴阳动静之门户,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苏大为忍不住大声道,有一种狂喜的感觉从心头油然而生,令他几乎要忍不住仰天大笑几声。


“阿弥哥,你怎么了?”卢慧能一脸害怕的瞪着他。


糟了,阿弥哥从法师那里出来后,好像魔障了!


“没事没事,哈哈,一会跟我去坊里看看,有没有老子三千言卖,道德经,我要看一看,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走出佛寺,苏大为又向着大雁塔遥遥鞠了一躬。


不管行者看不看得到,苏大为都从心里感激。


今天得到的收获,何止是一次突破的机缘,这让苏大为开启了一片新天地,更加接近“道”的本质。


只要能完全领悟所谓“心猿意马”,今后的修行只会是一片坦途,再不会迷失道路。


突然的,苏大为有一个念头从心里冒出来:不知下一次再遇到李大勇时,谁强谁弱?再过几年,再遇到行者时……


说不定我会变得更强。


去的时候抱着个玉枕,回的时候,只剩手里一本书。


书自然就是老子的道德经。


苏大为这个时候才突然明白,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么多大师级人物,最后要通过修炼艺术、书法,或者看书养气,来获得本身的突破。


无它,触类旁通耳。


他现在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回自己房间好好翻阅一下道德经了。


心态不同,哪怕是看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刚刚走到自家巷口,忽见卢慧能耳朵微动了一下,面露惊讶道:“阿弥哥,有客人来了,是上次那个……咦,她怎么胖了这么多。”


“你在说什么?”


苏大为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再往前走一些,他一眼看到了停在自家大宅前的马车。


那熟悉的形制,还有蜷缩在马车上的王福来时,顿时明白过来。


武媚娘姐姐来了,


时隔快一年,姐姐她,终于出宫回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