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六十七章 图穷匕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七章 图穷匕见

  大唐不良人

永微三年,十二月,正当濮王李泰薨后不久,长安城中,又发生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先是,高阳公主状告房遗直,言:“遗直无礼。”


这件事就太大了,高阳公主既为房遗直弟媳,又为太宗之女,居然不顾脸面的说房遗直非礼自己。


消息传出满朝哗然。


然而事实证明,这才只是一道开胃小菜。


紧接着,房遗直也站出来反告高阳公主与房遗爱——


遗直亦言遗爱及主罪,云:“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


上令长孙无忌鞫之,更获遗爱及主反状。


事情到了这一步,再也没有任何转寰的可能,随着长孙无忌一声令下,房遗爱与高阳入狱,侦骑四出。


整个长安风声鹤唳。


铜镜里,现出一个朦胧扭曲的人影。


长孙无忌正了正自己的官帽,感觉自己神气完足,仿佛有无穷的精力。


今日更比往日起得要早了些。


“大人。”


门前阶下,早有黑衣下人跪住,双手奉上一份卷宗。


长孙无忌眼神一瞥,自有下人上去,将卷宗取了交予他手中。


因为比平时要早,长孙无忌没急着乘车上朝。


他拿起卷宗,翻开。


如他想的一样,是最近收集的关于房遗爱谋反案的情报。


里面有无数人名,事件。


对他来说,事情不重要,关键是那些名字,他想要的名字,都在里面。


具体的证据,罪名,可以从这些事件中,挑自己需要的部份去组成。


这份卷宗,就是他的“建筑材料”。


随手翻阅着卷宗,长孙无宗开口道:“这些,都是与房遗爱相关的人?”


台下单膝跪下的黑衣人双手抱拳,沉声道:“回主上,正是。”


“名将薛万彻和荆王李元景,还有一个驸马都尉柴令武、巴陵公主,还有谁?”


“回主上,皆为魏王一党。”那人轻声道。


魏王,是李泰过去的封号。


这个名字如此的熟悉,令长孙无忌不禁眯起了眼睛,许多过去的事从脑海中浮现。


他微微仰头,闭眼,似在沉思。


良久道:“李元景,那边如何?”


“主上,李元景大言不惭,说梦见‘手执日月’,这一点身边许多人可以作证。”


“善。”长孙无忌点点头。


在大唐这个时代,你说迷信也好,又或者说信仰也好,就是非常信谶语一类的预言。


比如太宗时的“女主武王”。


据《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九》记载,太宗之时,民间流传一种叫《秘记》的图谶预言:“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初,长安城出现了“太白星屡昼见”的天象,太史李淳风曾据此占卜得出了一个“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女主昌”的卜象。


太宗闻之,私下招李淳风相问。


最后,觉得这个谶语应该落在左武卫将军李君羡的身上,因为李君羡小名“五娘子”。


于是寻了个借口斩了李君羡。


所谓杀人诛心,


要除掉谋个人,只要将他和谶语扯上关系就够了。


长孙无忌暗自点头,他又问:“房遗爱反事,确实吗?”


“回主上,查无实证。”黑衣人小心的道。


“嗯?”


正摸着颔下胡须的长孙无忌猛地张开双眼,目光凌厉的盯在阶下黑衣人身上。


空气里,仿佛有看不见的刀剑,杀机凛冽。


“主上,但是有另一条证据。”


“说。”


“主使掖庭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步星次。”黑衣人郑重的道。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流露出怪异之色。


果然,这还是要落在谶语之上啊。


“主使掖庭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换成白话就是:高阳公主曾经指使掖庭令陈玄运(内侍省的宦官),暗中窥伺宫禁中的情况和动向,并且观察星象变化。


仅凭这一条,就够了。


禁中是天子所居的重地,而天象的解释权也只能归朝廷所有,所以无论是窥伺禁中还是私窥天象,其行为都已经触犯了天子和朝廷的权威,其性质也已经属于严重的政治犯罪。


“好,好。”


长孙无忌眯起眼睛,手掌将宗卷合上,又轻轻在上面拍了拍:“你做得很好。”


夫妻本是一体,既然高阳公主谋逆之罪已经定了。


那么房遗爱也跑不了。


而只有房遗爱也打上“谋逆”之罪,才能顺藤摸瓜,将与房遗爱交好的李元景、薛万彻、柴令武这些人统统拿下。


这两者结合,证据链算是齐了。


甚至一个故事已经在长孙无忌头脑里形成。


薛万彻对朝廷素有怨言,私下与房遗爱抱怨朝庭,甚至暗中计议要拥立荆王李元景。


因为李元景自称梦中“手执日月”。


于是高阳公主指使陈玄运,窥伺禁中,私窥天象。


同时还有驸马都尉柴令武、名将薛万彻,以及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太常卿江夏王李道宗;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等人。


这样从文到武的配置都有了,既据有反意,又有谋反的武力条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