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十六章 陛下,时代不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六章 陛下,时代不同了

  大唐不良人

苏大为向李治诚恳的道:“如今大唐立国已四十载,所面对的敌人,又何止是战场上的敌人?”


李治方才只是一时心绪不佳,最近他的头痛越来越严重,膝盖也疼得厉害,这使得他的脾气变得急躁了许多。


但是当苏大为这句话出来。


李治瞬时眼中爆发出强烈的神彩。


只见苏大为继续道:“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大唐内的,大唐外的,敌国的,藩属国的,无数与陛下作对之人,可未必都是在战场上明刀明枪的来。


也正因此,陛下手里,需要倭正营这样一支力量,对外部细作的渗透,还有内部情报的掌握,做到完全忠于陛下,替陛下监察。”


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苏大为声音放轻。


把几乎说出口的“监察天下”四个字,缩回去一半。


不能得意忘形了,若真的监察天下,那就不是倭正营,而是锦衣卫了。


不过,实则各个王朝,都有类似锦衣卫的特务机构。


秦之黑冰台。


汉之绣衣使。


唐之不良人,到后期,还有宫中宦官集团。


后人熟知明朝锦衣卫和东西两厂,不过因为时间距离近,所听过的故事更多一些。


李治没作声。


没作声,就是心动了。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时快时慢,就像是他跌宕起伏的心绪。


没错,大唐确实有独属于皇帝的情报机构,行使对内监察之责。


但之前,这个机构主要是针对异人,对诡异。


这个机构,名为太史局。


现如今在太史令李淳风的掌管下,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除此外,还有千牛卫和百骑,既有护卫皇帝的禁军之职,又有监听耳目,替皇帝收集情报信息,监察百官之责。


《大唐通典.职官十》:大唐之初有禁兵,号为“百骑”,属羽林。


《旧唐书.王毛仲传》:初,太宗贞观中,择官户蕃口中少年骁勇者百人,每出游猎,令持弓矢于御马前射生,令骑豹文鞯,著画兽文衫,谓之百骑。


《新唐书.兵志》:及贞观初,太宗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于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但是,在贞观后期,百骑这一编制取消了。


这一切,源自于最后一任百骑长。


当时的百骑长,为侯君集,因涉及太子谋反案,被诛。


此后,太宗便撤掉“百骑”。


如今李治手里,虽然还有千牛卫等禁军,也会提供一定的消息,但大多只是皇城之内,再远,便鞭长莫及了。


苏大为这份奏折,含金量很高,里面详细提到了倭正营的构成,以及各种职能运作。


而且不是空谈,涉及到许多具体的东西,可以说是十分成熟的一份“未来企划”。


以李治的经验判断,十分可行。


如果真按让苏大为按这份奏折放手施为,至少长安内的风吹草动,什么都瞒不过李治。


至于以后,若李治肯放权,倭正营监察的手,便可遍及整个大唐,乃至伸向藩属和周边国家。


这是独属于皇帝一人,大唐最为隐秘的情报机构。


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机构,在大唐的职司和官僚体系中,从未有过这样的编制。


这也等于,只要李治点点头,这把刀,就握在了他的掌心里。


心动,怎能不心动。


但是……


李治的目光盯着苏大为,良久:“若倭正营真按你的想法去建设,以后必将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朕在一天,尚可驾驭,若朕不在……”


“陛下。”


苏大为抱拳道:“情报亦是战场,我们不去占领,我们的敌人便会占领。因此,成立类似的情报机构,确有必要。


至于陛下所担心之事,臣只知道一句话:恩从上出。


陛下只用抓住钱粮与人事任用这两样,倭正营翻不了天。”


钱粮是财富。


人事任免是权柄。


只要有这两样,任何机构,乃至军事组织,也无法自成一体。


因为它的血液,全靠皇帝的意志。


若哪天皇帝觉得没有必要存在,只要一声令下,便可撤除。


正如当年的百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