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八十三章 长安变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三章 长安变局

  大唐不良人

最后,赵持满死于狱中。


原本是一代猛将,大唐英杰,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


死后尸体被抛于城西,被野狗所噬,无人敢去料理。


所有人都知道,是为了什么。


最后是万年县县令王方翼感叹:“从前,栾布为被杀害的彭越大哭,这是讲求情谊的最大义举;周文王下令掩埋已经朽烂的骨骸,这是施行最大的仁政。


跟朋友断绝义气,蒙蔽主上的仁德,这样的人怎么能侍奉国君呢。”


说完后,亲自去城西收殓了赵持满的遗骸,并按礼仪将其埋葬。


这件事,为武皇后所恶。


一度要将王方翼下狱。


最后是李治出面,说王方翼没错,将其保下来。


这件事,只是大唐无穷事件里,微不足道的一件。


但苏大为,却听到另一个版本。


据都察寺高大龙此次过来,带来的消息。


赵持满是触怒了武媚娘。


当初查倭人间谍的案子,涉及都察寺蛇头被人杀死。


后来贺兰敏之曾在中间插手,并一度曾想刺杀苏大为。


最后这件案子虽然看在武媚的面子上,给轻轻抹过了。


但关于蛇头被杀案的卷宗资料,还是归在长安县里。


没人想到,赵持满居然会看到这案子的资料,并且记在了心上。


也没人会想到,赵持满居然这么大胆,敢去查贺兰敏之。


苏大为知道此事的前因后果,概叹良久。


心中充满对赵持满的愧疚。


如果不是当年自己随口一句话,将蛇头的案子卷宗归到长安县。


就不会有之后的事了。


可是当时谁能想到,朝廷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因言获罪?


政治风气怎么会如此。


许多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李治与武媚娘长留在洛阳,并下诏封洛阳为神都。


朝野中,大家都议论纷纷,怀疑李治是想迁都。


另外,停工很久的大明宫,再度开始建设。


召集了匠作大匠阎立本做监督和设计。


大唐的风气,越来越向繁华前进,上层的贵族生活越来越奢华。


但这一切,却与底层无关。


府兵制,这一大唐开国之基,就像是跌到了底层。


朝廷的赏赐越来越薄。


据说府兵里已经有逃兵役的现象。


可惜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引起李治的警觉。


苏大为也不知他们是如何想的,也管不到这些。


但是他很清楚,许多事已经在变化了。


开始他来百济,固然是想为李大勇报仇,想报李大勇和丹阳郡公对自己的恩情。


但是到了后来,他越来越身不由已的开始考虑一些事。


一种不安和危机感,不断在逼近。


他知道,李治并不像是太宗李世民。


终太宗一朝,受到政治清算的人并不多。


但是从李治朝开始,大搞诛连和政治清算,整个朝局充满了风险。


苏大为开始并不像太过涉入朝局,但是到了他今天的位置,不论愿不愿意,也已经涉入太深了。


说起来,他是武媚娘的人。


必然会受到武媚娘的庇护,不用担心身后事。


但细想就知实情可能并非如此。


赵持满的事件,可以看做一个风向。


苏大为当年,可是在武媚娘面前,数次提到赵持满,并说此人不错,希望武媚娘能够善用此人。


若用之于军阵上,以赵持满的能力,定然能替大唐取得优势。


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像是苏大为想的那样。


一但触动了贺兰敏之,这位武顺的儿子。


武则天完全没有顾忌苏大为的面子。


赵持满的下场如此凄惨。


若真有一天,回到长安,与贺兰敏之再发生一些冲突事。


武媚娘,会站在哪一边?


如果是过去,苏大为会自信满满的说,阿姊会护着我。


但是现在,他心中没有任何把握。


除了武媚娘这里,李治那边,其实也有问题。


通过这些年的观察,苏大为发现,李治其实很记仇的。


他心里不会真正信任任何人。


哪怕是武媚娘这边,李治也有意无意的防一手。


比如说对自己的任用,李治之前是有一些手段在限制的。


当年自己与李治第一次见时,便毫不留情的没给这位新皇面子。


后来每次想起来,都是太过孟浪了。


李治真的忘记了吗?


从李治收拾长孙无忌和一些老臣上看,恐怕不是如此。


李治是那种对他好,未必能记住,但伤害过他,他是会隐忍,直到你以为他忘记了,他会直接将你推入深渊的人。


从帝王之术上,这种人当然是一个很厉害的帝王。


但从别的方面,从做臣子上看,那就十分危险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