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八十五-八十六章 东西合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五-八十六章 东西合战

  大唐不良人

第八十五章东西合战(上)


在倭军看不到的地方,在唐军军阵队列缝隙间,有一队队的人马在不断来回巡视。


这是苏大为以都察寺的人为底子,最近才组建的督战队。


普通的督战队,就是在队后手执锐器,有逃回来的逃兵,就上前斩杀,以此做威慑。


但苏大为的督战队不同。


他们主要的职责,一是规整队列,维持唐军的组织建制不乱。


第二,就是以刚学会的倭语,向那些倭人仆从一遍遍的重复:打败眼前敌军,杀入筑紫,所有人将分得数之不尽的钱财,王族的库藏,田产,应有尽有。


此战获胜,所有战利品,苏都督将会赏赐给每一位作战英勇的勇士。


一遍又一遍。


不论是洗脑还是什么,倭人仆从们的眼睛都红了。


既为保护既得利益,又为即将抢掠的更多的财富。


战意在心中沸腾。


倭人仆从这边,只差喊出抢钱、抢粮、抢女人的口号。


这是权宜之计。


在苏大为心里,排名最高的jūn_duì ,当是后世的人民jūn_duì 。


以极高的荣誉,极强的纪律,极高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为了守护而生,为了保家卫国而生。


千锤百炼,军魂不灭。


次一等的,才是如日军,以劫掠、杀戳、重赏来激励士气,保持战力。


苏大为眼下的条件,也只能组建一支如后世日军般,以重赏和杀戳而生的jūn_duì 。


好处是成军快,短时间内战力强。


弱点是军纪差,在一定情况下,容易失去控制,造成下面的jūn_rén 独走。


不过苏大为征倭,也只是为了消除身后隐患,稳固百济这个基地,同时增添一笔灭国之功。


并没有想法替倭国锤炼一支人民jūn_duì 。


而且这几个月的时间,也不足以训练出真正的精锐来。


事急从权。


尽管如此,唐军这些仆从的气势,也远远高出对面的倭军一截。


后世倭人喊出什么共荣的时候,其仆从军二鬼子,也往往比正军士气要高涨,杀戳也更加疯狂,正是为此。


对面倭军中,藤原镰足骑在倭马上,眯着眼睛观察着唐军的军容。


他的年纪在六旬上下,头发已经花白。


但是一身华丽五彩的漆甲,依旧衬得他威风凛凛。


可惜的是,倭马太过矮小,平均一米二的肩高,和唐军那种一米五肩高的西域良驹比起来,就像是个玩具。


只是此时的倭军,并不这么觉得。


藤原镰足身后,有着七彩的车驾。


马车上,旗幡招展。


一身正装的高市,正襟危坐其上。


左右两边,是鹈户神宫派来的十二位大神官。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修持超过三十年的异人。


实力非同小可。


若不是有这些神官守护,高市未必有勇气亲临筑野来督战。


之前在白江口一战,真的差点把他吓破胆。


但是眼下,不比在百济白江。


退无可退。


高市心中再怕唐军,也得装出个样子来。


否则一旦倭国落败,只怕天下之大,再无他的容身之处。


他并不想做被灭国的倭王。


“藤原大臣,唐军军容雄壮,此战,我们有赢的把握吗?”


高市姣好如女子般白皙的面庞上,折扇轻轻挡住半张脸,用压低的声音,向策马来到身边汇报的藤原镰足问道。


藤原镰足则是微微欠身道:“大王放心,唐jūn_rén 少,而且大半都是我们倭人,倭人久慕王化,不敢与我们正军对抗。


而且唐军强掳这些农人,他们心中必然也怨恨唐军。


就算他们真的敢与我军作对,这些拿惯了锄头的农户,又有几分战力?”


“所得斯内。”


高市听了藤原镰足的话,心下稍安。


他站在车头,环顾左右。


比起唐军,倭军的军容更盛。


三万余人,是对面唐军的三倍。


而且因为在本土作战,倭军主力又都是亲近倭王的近藩贵族。


一线部队,俱着漆器彩甲,看上去五颜六色,十分夺人眼球。


而且倭军喜欢多置旗幡。


这些旗幡密集如林,在晨风的吹舞下,如燎原之火,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气。


倭军排在队列最前的,也都是各藩最精锐的武士。


这些武士胆量奇大,手持着倭刀,向着对面的唐军吐着口水,发出笑骂声。


对唐军摆出不屑一顾的架势。


在高市身边,十二位神官也在安抚着高市。


“一会战起,我们中六人会直接以秘术潜入唐军中,阵斩唐军首脑,夺回那件‘东西’,大王请放心,保管万无一失。”


“有诸位神官相助,本王就放心了。”


高市微微颔首。


咚咚咚咚~


从唐军阵营中,陡然响起重重的鼓声。


这是进兵的信号。


果然,随着战鼓响起,唐军阵脚开始前移。


藤原镰足面色微变。


他虽然说得轻松,却从不敢对唐军有任何轻视。


之前白江口之战的例子放在那里。


倭军自白江口一战,元气大伤,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绝不能轻视唐人。


藤原镰足深吸一口气,最后向高市道:“大王放心,其实除了这三万军马,我还联系了中条氏,他率领的三千人,已经到达预定位置。


今天这一战,中条氏将做为奇兵出现在唐军后面,到那时,前后合击,我军,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听到藤原镰足斩钉截铁的声音。


高市的脸上涌起亢奋的红晕。


他激动的站直身体,伸手握住马车侧面藤原镰足的一只手,动情的道:“一切就拜托藤原大臣了。”


本王的生死荣辱,天照大神子孙的传承血脉,全系在藤原大臣你的身上了。


藤原镰足脸上涌起潮红。


这一瞬间,他像是从六十岁,回到了三十岁的年纪。


那个热血激昂,敢做敢为的年纪。


骑在马背上,他向着高市重重的鞠躬:“哈依!”


言罢,他拨转马头,轻驰向队伍前列。


令旗招展,旗幡摇动。


从倭军中,响起嘹亮的牛角长号之声。


呜呜~


倭军以中军为首,向前移动。


天风四合。


激烈的西北风卷起彤云。


乌云翻滚。


战鼓与号角声,在九州上空此起彼伏。


喊杀声渐次响起。


唐军以苏大为身边的精锐为首,唱起苏大为定下的军歌。


开始只有千余人唱,后来连万余倭人仆从,也跟着一齐纳喊。


他们不懂唐音,但却会跟着调子,跟着类似的发音,一起吼叫。


状如野兽。


这一幕,令倭军中的将领一个个面面相觑。


感觉大家本来各擅胜场。


唐军击鼓,咱们就吹号。


唐家逼近,咱们就迎上。


现在唐军居然开始唱歌吼叫,那咱们也不能落后啊。


此时倭人中,并没有统一的战歌,什么君之带也是没影子的事。


藤原镰足眼珠一转,被人称足智多谋的他,吟出一首倭国古诗。


身边将领都是各藩武士贵族,都是学过诗词的。


只是没想到传到后面,这三万人喊出的也不是什么诗歌,一样的鬼哭狼嚎,怪叫连连。


比眼前的唐军更加不堪。


好在总算在气势上没被唐军压住。


“藤原庆次在哪?”


镰足看着越来越近的唐军,心头感到沉甸甸的压力。


只有近距离,才能感受到唐军的强大。


这种强,不止是前锋唐军那人人铁甲。


也不是唐军的高头大马。


更不是唐人身材雄壮。


而是整体。


除了前排最精锐的唐军,左右翼唐军的骑兵。


在中间那些倭人仆从,前进的队列居然丝毫不乱。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上万人,进退如一,严整得好像一个人。


这种秩序和组织,无声,但却是最可怕的一种力量。


名为秩序的力量。


令行禁止?


藤原镰足眼角微微跳动。


反观自己这边的人马,人数虽然更多,但和唐军比起来,就像是喧闹的菜市场。


各藩的人马各为一体。


前移的过程里,有的藩军进得快,有的慢,显得参差不齐。


给人的感觉就是混乱,吵闹。


光凭这一点,镰足就升起不妙的感觉。


两军相争,除了人数,组织度是极强的一个指标。


如果交战时,唐军的军容依旧这么严整,只怕战况会对本军不利。


藤原镰足再次高呼:“藤原庆次在哪?”


“我在。”


身边一个低沉而雄壮的声音响起。


声如低声咆哮的雄狮。


藤原镰足转头看了一眼。


看到熟悉的身影,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随即下令道:“庆次,你带本部人马,去冲一冲唐军的锐气,尽量扰乱他们的队列,只用扰乱即可,不用死战。”


“嗨依。”


血红战马上的藤原庆次,身高两米余,是倭人中罕见的长大之人。


他的战马,也是藤原费尽心力,替他从百济找到的大宛之马。


马身血红如绸缎,不带一丝杂色。


马肩高一米六有余,浑身肌肉虬结,完美得好像天神。


也只有这样巨大的战马,才能驮得起藤原庆次这么雄壮的身躯。


藤原庆次。


又名花泽庆次,田原庆次,乃是藤原镰足义子。


从出身时起,身上就有诸多异象。


乃是天生开灵之人。


在倭国,这样的人,被称之为神灵血脉。


倭人怀疑其为神灵后裔,甚至可能是须佐之男命,遗留在苇原中国的血脉。


在日本战国时代,还有一位名叫庆次的猛将。


名,前田庆次,又名前田利益,出生于尾张海东郡。


刚好这两位庆次,都是当时贵族的义子,又刚好皆为名动一时的猛将、名将。


还同时都叫做庆次。


被时人称之为“倾奇者”。


倾奇者,就是举止与正常人相反,行为古怪之人。


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就是有无数种偶合。


第八十六章东西合战(下)


藤原庆次骑着身下的血红战马,带着麾下千余人,在隆隆的号角声中出列。


倭国大多以轻步兵为主,足够使用的战马并不多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