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义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义府

  大唐不良人

“陛下,关于战马之事,臣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此次征百济,相比当年征西突厥时,臣感觉战马少了许多。


征西突厥时,一人可配三马,甚至有时能配四马。


但在百济,好些时候连两马都配不齐。


臣听说太宗时朝廷设有马场,规模颇大。


而且鼓励百姓养马,朝廷若是有需要时,可再从民间购马。


方才听陛下和几位大臣说要禁民间养马,臣不知缘由,但觉得马多一些是好事。”


说到这里,他便不再说下去。


他虽然在军中履历丰富,但对战马蓄养之事,先前还真没了解过。


说多错多。


还是先看看风向再说。


李治听完,先是微微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手里的玉如意,轻轻抬起,遥指了一下李思文:“李侍郎,你来说罢。”


李思文于是正了正衣冠,迈步出来,先向李治行礼,再向几位宰相见礼,然后才扬声道:“战马虽好,但此物不比牛羊能反刍,需要不断进食草料,否则就会赢瘦。


上好的战马,饲养难度更大。


民间养的马,很难达到上好战马标准。


此外,马的粪便性酸,边吃边拉,对草场伤害颇大。


常常一片草地被马吃过后,遗下马粪,除了草,就再也长不出庄稼。


在草原上,那些胡人养马,也是把好的草场留给牛羊,把次一等的草地留给马。


如今我大唐人口近一千七百余万,还不算各家的奴隶。


人口多了,需要粮食也多了。


放任百姓养马,会毁坏田地,影响耕作,弊大于利。”


听李思文这么一说,苏大为额头微微渗汗,忙向李治抱拳道:“臣不知光是养马,其中有这么多门道,一时失言,徒惹人笑了。”


“不知者不罪。”


李治摆摆手,接着道:“不过你也是知兵的人,对于这军用之物,大到战马,小到铠甲箭矢,都应该有相当的了解,否则何以为将。”


“是,陛下教训的事,回去我一定好好补课,多了解这些。”


苏大为忙应声道。


他把自己的姿态放得低,李治倒也不会因此而责怪。


在场的数位大臣,上官仪和郝处俊看了一眼苏大为,目光又回到李治身上。


目不斜视。


许敬宗始终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


而李义府,则是低头扶须,眸中光芒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给苏大为的感觉,这家伙像是一条危险的毒蛇。


而现在,他正在亮出毒牙,向自己发出挑衅。


苏大为也早非过去那般冲动,胸中自有城府。


他站在李思文下手,面色如常,似乎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但中心却飞快的思索起来。


光是养马一事,自己便给李治留下不知“军中备细”的印象。


短时间内,最好不要提府兵待遇的问题。


否则搞不好会被奸人利用。


多看,少说,才是王道。


至少也要把李义府给整下去再说。


苏大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也是做过一地都督,率军十万,夷平倭国的将星。


如果被李义府暗中使绊子,还能当没事一样,那就不是他的性子。


但是要报复,也要讲时机策略。


要么不做,要做一次就把毒蛇打死。


免遭反噬。


而以李义府睚眦必报的性格,既然已经向自己出手,后续想必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阴谋陷害。


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心中思索着,终于听到李治与几位大臣议事完毕。


话题再一次落到苏大为的身上。


“之前苏大为回长安遇刺的事,现在查得如何了?”


李治用玉如意重重敲击了几下,脸色也变得阴沉下来:“我大唐熊津都督,为国事征战沙场,浴血数年回来,便遇到这种事。


这让天下百姓如何看?


让各国使节如何看?


让满朝臣工如何看?


如果不抓住凶手,审之以法,如何肃我纲纪?”


李治略带威严的目光,扫过四位宰相,声音越发冰冷:“如今这案子到哪一部了,何部在查,何人主持?”


这一问,许敬宗和上官仪等人,似乎愣了一下。


众人对视一眼,谁都没开口说话。


最后还是许敬宗轻声咳嗽了一下:“陛下,此事是昨天发生的,然后到昨夜臣才听说此事,听说当时苏都督也去过长安、万年两县,令县君协助破案。


而且苏都督还去了大理寺……这个案子,目下是大理寺在管。


至于案情进行到哪一步,臣还没见到大理寺卿递上来的折子,是以不敢妄言。”


这番话,已经把事情大概说清楚了。


一是时间紧。


昨天发生的事,昨夜许敬宗才知道。


二是过了一夜,大理寺那边还没传新消息来,多半还没什么进展。


李治头微微一动,目光在几位大臣身上扫了一下,又落到苏大为身上。


刚要开口,忽见李义府起身抱拳道:“陛下,此案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