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六十三章 府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三章 府兵

  大唐不良人

为国家流血流泪,安能不以重赏?


朝廷无信,今后如何再说动大唐将士们戳力向前,去替天可汗开疆拓土。


有些话,做猾贼的官僚,可以闭嘴。


但有信义,有热血的人,绝对无法坐视不理。


苏大为自认,自己心里的热血,仍未变凉。


所有的冷静,沉稳,那只是经历带给他的成熟,并不代表他的灵魂也沉寂了。


方才有些冲动了。


但他并不后悔。


沉默的等待,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李治开口:“你想说什么?”


几乎凝固的气氛这才微微缓和一些。


苏大为叉手道:“臣之前曾任熊津都督,熟知辽东的事,所以……”


李治的目光变冷:“诸重臣在此,岂有你插话的道理?”


这是实话。


苏大为虽然是正四品下的爵,但实权远远不够份量。


在这种朝议级别的奏对上,他只能算是小字辈,按礼仪,只能带着耳朵听。


在李治没有发话前,妄自开口,便有不敬的嫌疑。


何况李治明显是不想议这个话题。


殿中,郝处俊轻咳了一声:“陛下息怒,苏少卿久在军中,而且之前便在百济,颇有功劳,他既然在,问问他的意见,似无不可。”


说话的同时,郝处俊向苏大为的方向,瞥了一眼。


那一眼的情绪,让苏大为看懂了。


那是一种“投桃报礼”的意味。


上次你帮我对付了李义府,这次老夫替你说句话,人情还了,算是两清了。


郝处俊即将接任东台侍中,成为新的“左相”。


他的话,李治还是有些在意。


沉默了片刻后,李治道:“说吧,朕听着。”


这话里,还有些不悦的情绪。


苏大为心知肚明,府兵现今问题的根子在哪里。


明显是李治在回避,不想提。


但话已经提起,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苏大为再次施礼,硬着头皮道:“谢陛下,去岁从辽东回长安,有些话就一直在臣心中,不吐不快……”


殿上所有大臣,包括太监宫女,乃至大唐皇帝李治的目光,一齐落在走出班列,站在殿下的苏大为身上。


只听他的声音在延英殿袅袅回荡。


“臣年轻学浅,见识不如诸卿,所以有些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苏大为抬头,从他那张年轻但刚毅的脸上,一双漆黑的眼睛,灿若星辰。


“臣不明白,为何朝廷不能建信于府兵,为何不能重赏那些立功的将士,为何不能像在太宗朝时一样,对为国捐躯的兵卒予以抚恤和纪念,为何不能赐将士们以荣誉,赐有功将领以土地?


还有废除马政,不多提拔年轻将领,还……”


“够了!”


李治猛地一声喝,声音在殿中震荡。


所有人心头一跳。


尔后听到李治撕心裂肺的咳喘声。


“陛下,臣有罪!请陛下保重身体。”


苏大为吓了一跳,忙单膝下跪请罪。


他真怕李治被自己气得爆血管了,来个脑溢血。


眼瞅着李治整张胖脸都涨成了紫红色,近乎猪肝色。


那是一种病态得颜色。


殿中群臣,以郝处俊和许敬宗为首,忙齐声向李治鞠躬道:“望陛下保重龙体。”


殿上一群太监和侍从,好一番忙碌,给李治奉上参茶,又是抚胸顺气,好不容易让李治平服了怒火。


脸色渐渐褪去潮红,恢复了正常。


李治喘息着,挥手将身边的太监赶开一些。


他双手撑着大椅扶手,身体略微前倾,用一种带着凛然之意的目光,如鹰隼般居高临下盯着苏大为。


苏大为单膝跪着,双手抱拳。


额头隐隐渗出汗水。


空气里的安静,肃杀,令所有人,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国家大事,朕无须向所有人一一解释。”


李治凝重,而缓慢的道:“然,此事你既提出,朕就与你议一议。”


说完,他又喘息了片刻,挥手道:“许敬宗、郝处俊、上官仪、苏大为四人留下,其余臣子暂退。”


“唯。”


殿上其余的大臣不由面面相觑,但是这种事又不能问。


心知李治有些话,只肯和这四人说。


诸臣心中各怀滋味。


向着李治见礼后,鱼贯而出。


延英殿里,变得更加清冷起来。


李治手抚着抚手,轻轻摩挲着,良久道:“苏大为,你且起来吧。”


“谢陛下。”


苏大为站起身,用衣袖擦拭了一下额头:“臣惶恐。”


“你惶恐?”


李治冷笑一声:“朕就没见过比你更大胆之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