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大唐不良人 > 第七十三章 审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三章 审讯

  大唐不良人

多了一个背锅侠可以甩锅。


“少卿来得正好,距离陛下给出的高阳公主案的案期,可只剩下两日了,这可如何是好。”


裴廉拉着苏大为的手,一脸苦涩:“还有李义府的审理,陛下今下的旨意,还有郭行真案,也要大理寺协助少卿审理,这些,都得仰仗少卿啊。”


若不是顾忌着公廨里还有主薄和长史等官吏,苏大为要给裴廉留点面子,他听这话真想拂袖而去。


妈个鸡,就知道李治的安排不简单。


最后所有的锅,都落下来。


苏大为不动声色的,将裴廉的手抽开:“这些案子我都知晓了,陛下既然交代下来,我自会办妥。”


裴廉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有苏少卿这句话,本官也就放心了。”


这可能是历年来,最奇怪的寺卿与少卿的对话。


主要是苏大为属于被皇帝空降下来。


又有破案神探之名。


而裴廉也希望有苏大为替自己顶锅,让他能安心在大理寺卿的位置渡过,不要在履历上添上不必要的污渍。


“苏少卿,现在先办谁的案子?”


裴廉招了招手,招来主薄,向苏大为接着道:“大理寺今后就是苏少卿的自家人,需要什么,只管跟主薄说。”


“李义府现在还在大理寺的牢里吧?”


苏大为道:“带上人手,我要去提审。”


“马上安排。”


裴廉向身边的主薄递了个眼色。


苏大为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裴寺卿,你这个裴是河东裴?”


“嗯,怎么了?”


“没事,随口问问。”


苏大为微微一笑,不再说下去。


大唐有两个裴。


一为河东裴,二为闻喜县裴。


皆为郡望士族。


之前长安县君裴行俭,出自闻喜县裴。


……


随着主薄和差役向牢房走去时,苏大为心中暗自思忖。


魏晋时,士家门阀倍出。


河东因经济发达,文化底蕴丰厚,在魏晋士族门阀政治形成时,也出了好些望族。


其中有闻喜裴氏、解州柳氏、汾阴薛氏、安邑卫氏。


天地钟情,日月宠幸。


条山拔地托龙脉,大河顾我掉头东。


裴氏既为世家门阀之一,那么此时的大理寺寺卿,在此次门阀与皇权的博弈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心中杂念纷呈。


过得片刻,只觉光线渐暗。


苏大为猛地记起来,当年自己因护着武媚娘,也就是明空法师,也曾陷于大理寺的天牢。


后来脱困时,还放过一把火。


已经数年没来这里,一时居然忘记了。


抬头四看,依稀还有当年的影子。


不过有许多地方又经过重新修缮,倒比过去要好一些。


空气没有那么混浊,只是依旧有一股草木阴湿腐朽的味道。


其中还夹着一种人体衰败,难以明状的气味。


那是牢房里的犯人发出的。


这里的犯人,大多非富则贵,普通的犯案,还没资格关在大理寺的牢房里。


但是任他们多高的身份,现在唯一的身份只是囚徒。


在差役的引路下,苏大为终于走到牢房最深处。


里面一间牢房,明显与其它的牢房不同。


墙砖颜色更深,栅栏也是更粗。


显然是加固过的。


苏大为嘴角抽动了一下,忍住。


这间牢房,正是他当年坐过的那间。


不过那年他逃出时,一把火烧掉。


现在,重修过后,大概是怕着再有人越狱,大理寺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来加固。


昔年囚徒,如今为大理寺少卿。


昨日大唐右相,如今身陷牢中成为阶下囚。


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差役取出第一把铜钥匙,打开第一道牢门。


主薄程道之用随身钥匙,打开第二道内门,这才算是完全打开牢门。


“人犯就在里面。”


程道之取出纸笔,既是在一旁参与审案,也是做卷宗文书记录。


苏大为点点头,略一弯腰,走了进去。


程道之和另两名吏员跟着进入。


其余差役和牢头守在外面,一副小心翼翼如临大敌的样子。


牢中这人身份非同小可。


若是有任何差池,谁也担待不起。


牢房中,光线尚可。


有光线从墙上窗口透进来。


窗口只为透气用,开口狭窄,且高。


那个大小,连孩童都难以钻过。


也正是有这个透气口,这间牢里的味道不算难闻。


苏大为走进去的时候,耳中听到一阵铁链镣铐的拖响。


一个满头花白的老人,佝偻着身子,盘坐在牢房一角。


听到牢门响动时,老人缓缓抬头。


一双幽深的眸子,透过蓬乱得灰发,投向大门。


苏大为的视线与之碰在一起。


“右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