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步云衢:大清最后的格格 > 第234章 智取军资(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4章 智取军资(上)

  步云衢:大清最后的格格

当年,是刘先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她让我从宅府里那个懵懂的小女孩,逐渐变成了一个自信而有活力,视野开阔的小女生。


如今再见到刘先生,真让我觉得心情异常激动啊。


刘先生点了点头,“那是当然啊,欢迎你到我们家去做客。”


说着,又将她现在住的地址抄给了我。


我在得知刘先生现在的消息后,隔了没几天,就带了礼物前去拜访。


她和他的先生都是很和蔼的人,两人热情地招待了我。


她的先生还亲自下厨去做了几道菜,看来他们的日子,真的是简单而又幸福。


我们相谈了很久,她在得知我现在情况后,略有一些惊讶。


“想不到,你竟然成了师长太太。”


“再怎么样,也是您的学生不是?您还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吗,我连自己姓什么都不敢说。”想到这儿,我捂着嘴巴笑起起来。


刘先生是少数几个知道我真实姓名的人,当时除了她,还有武玉兰了。


“是啊,那时候,你刚刚到学校,怕得跟什么似的。”她给我续了茶杯里的水,“其实啊,这正说明了,你的思想是进步的。”


“那时候能把家里的女孩子送到学校来上学的,都是家里思想比较开通的。”


她的话,让我突然又想起了布日固德,“其实当时啊,我家里是不同意我上学的。”


“说是怕我学会了一些洋人的想法,就变得无法无天了。”


“我母亲尤其反对。”当时母亲说了很多反对的话,但是架不住布日固德的意见。


毕竟我也是嫁出去的女儿,她就是再不满意,也不能去干涉布日固德对我的安排。


最终我的上学,还是得了布日固德的坚持。


“那你后来怎么还是上学了呢?”刘先生的问题,我也仔细回答了。


但是却隐去了布日固德这段,只说是后来做了家里的工作。


“这十多年,你去了这么多地方?”


点点头,我想起了从认识赵正南开始,可不就是一直在四处颠簸吗。


“是啊,从北京到天津,然后又到南京、香港,又从广州到武汉,最后这不又到了上海。”


说到这儿,我苦笑不已。


就真的没有安定下来过,要不怎么说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呢。


这赵正南去哪儿,我可不就得跟着他去哪儿嘛。


刘先生的表情有一瞬的恍惚,她对我笑着,可是我感觉她似乎想要跟我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但她没有说,我也不能主动去问,只得装做不知道的样子。


后面的日子中,赵正南告诉我,他和杨师长在一些事情上有分歧。


最终的结果,不是他离开,就是杨师长离开。


这里的位置上,只能待一个人,这师部里,也只能有一个人说得算。


于是他和毓薏开始了各种的活动,目的就是要去掉他职位前的那个‘副’字。


赵正南的这些欲望和想法,从来都未曾对我隐瞒过。


他的雄心壮志也好,阴谋阳谋也罢,都会一五一十的告诉我。


他到上海来,是因为南京那边的关系。


谁都知道上海这个地方肥到流油,但是却不是人人都能伸手进来捞上一勺的。


赵正南既然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也是和南京那边的一位达成了暗地里的协议。


他在上海这边会极力扩张势力和资本,而南京那边的人,也会给他提供最大的便利和环境。


可是这位师长,却是挡住了他们的道,要么大家一起合作,要么他就必须挪开。


而试探了这么久,估计是没有合作下去的意思,那就只能请他挪挪位置了。


只半年的时间,赵正南便弄到了杨师长参与海关走私敛财的证据。


一纸军令下来,杨师长被革职。而赵正南,顺理成章地接替了他的位置。


自杨师长被调离以后,赵正南便成了这大海上说一不二的人物。


淞沪警备司令部负责了淞沪地区警备任务,警备的区域除了上海市区,东面延伸到了川沙、周浦,西至大场、真如,南至曹行、陈家行,北达宝山、杨行。


可以说,整个大上海,还没有警备司令部说一还能有二的地方。


所以政界也好,商界也好,连帮会的势力,都是要陪着小心来办事的。


这个年代,别的东西都不好使,最能说上话的,那就只有枪杆子了。


所以谁的手里拿着枪,谁说的话,那就是圣旨。


一时间,赵正南也将以前杨师长留下的那些个隐患都换了个干干净净。


顺着他的意思办的,那就都能留下,安享富贵太平日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