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红楼之宠妃 > 第061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61章

  红楼之宠妃

新来的两个宫女?


瑞定稍稍一想,知道顺和说的是元春和抱琴,他微微点头,道:“带到前面小厅。”


顺和又去倒座房里叫元春和抱琴,道:“王爷要见你们,收拾干净了,动作快些!”


元春一阵激动,站在那里只觉得头晕目眩,热泪盈眶,她死死抓着抱琴的手,生怕自己跌倒。


从除夕开始,她便一落千丈,从坤宁宫的偏殿挪到承乾宫的倒座,又从承乾宫的倒座挪到头所倒座。


不过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元春站在太阳底下,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几年没出来过了。


她跟抱琴手拉着手,抱琴红了眼圈,道:“可算是要给王爷磕头了。”


元春的眼泪倒像是流干了一样,她脸上慢慢浮现出微笑来,嘴角微微上扬,竟是比当日嬷嬷教她的时候还要标准。


她一点点松开抱琴的手,笑道:“你这么伤心做什么,回头让人看见多不好。我们去磕了头,就是头所的人了。来头所这许久,我一直没得什么差事,心中愧疚的很,等会要好好跟王爷磕头赔罪才是。”


抱琴被元春这迅速而且彻底的改变吓的倒退了两步。


元春扫她一眼,几乎是毫不在意的又整了整衣服,顺便伸手将抱琴头上一缕不太整齐的头发又抹了抹。


不多时,顺和公公前来,元春上前行礼,笑道:“不知我们两个在哪儿给王爷磕头?”


顺和面无表情,道:“去小厅。”


说完他便转身带路了。


元春和抱琴跟在他身后。


抱琴心里咚咚的跳,元春这个样子着实让人害怕,她生怕等会磕头又出什么变故。


其实也没多远,瑞定见她们两个的地方就在第一进小院里的正殿里,西侧间。


顺和一进去便道:“王爷,元春和抱琴带到。”


瑞定嗯了一声,只见元春和抱琴跪下磕头。


等到她们两个行好了礼,瑞定扫了一眼顺和,顺和道:“起。”


元春和抱琴起身,低头站在一边。


这可是大大的不一样了,瑞定叹了一声。


他仿佛记得第一次看见元春的时候,还是在坤宁宫里,那时候,元春还是圆脸,现在下巴也尖了,脸是越发的白了。


元春能感觉到落在身上的视线,嘴角上翘的弧度逐渐拉大,她压抑住内心的狂喜,狠狠的在舌尖上一咬,这才将笑意压了下去。


从前她母亲是正室,她是嫡女,看着父亲和大伯的妾室,母亲都会厌弃的说上一句,“上不了台面的小妾!”


只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妾……得到的却是男人的宠爱。


元春表面上微笑,内心却在滴血。


她终于也走到了这一步。


周姨娘,赵姨娘,还有两个没掀起什么风浪的侍妾,还有大伯屋里数不清的通房丫鬟……


没想到她最终要用的,是这些平日里看不起,被母亲三令五申要防备的手段。


瑞定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圈,元春站的直,能看出来用了大力气,抱琴则是在轻微发抖,头上似有汗。


“你们两个是皇后娘娘赏下来的。”瑞定平淡道:“到我府上……”瑞定顿了一顿,看了看两人的反应,又道:“你们跟着听兰去做针线活。”


这个活计,也是瑞定特意安排的。


让元春和抱琴参与到他的饮食起居里?别做梦了,他断断没有被暗算两次的计划。


不过将人晾了半年,估摸着也差不多该学乖了,况且要是一直不安排差事,怕是又会入了有心之人的视线。


瑞定扫了一眼元春,道:“想必你也是会几门独特的绣法的,先做一做我看看。”


元春道:“多谢王爷。”


声音平静,连喜色都不太听得出来,瑞定心道:但愿这次是真的清醒了。


话说完了,顺和又将两人带了出去,回到倒座的宫女房,吩咐了两句,见两人低眉顺眼的听着,还时不时的说两句知道了,便轻轻点头,道:“宫里的规矩,你们这次要记住了!”


送走顺和,元春两手伸在自己眼前,看了看十指葱葱,纤细修长,上面还有不长不短的一截指甲,染了红色,很是好看。


“抱琴,取小剪子来,把我指甲剪了。”


见了元春,瑞定又回到书房里。


京城这小小一块地方,上面的衙役、守卫,还有jūn_duì 很是复杂。


分管治安的有顺天府,还有燕京布政司的衙役,这两处算是地方行政。


燕京都指挥司也驻扎在京城里,这一处是jūn_duì 。


这三样跟其他地方的首府都一样。


还有京城的jūn_duì 。


直属皇帝的有两队,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这两队相当于皇帝的亲军,不是心腹进不去。


京城周围还有三大营,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这三支是专门负责京城治安的,加起来有十六七万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各自也有自己的衙役。


瑞定一条一条梳理着,想着如何能安插人手进去。


不管皇位有什么变故,瑞定算来算去都觉得差不多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父皇的性格,不可能雷厉风行立即废了太子,然后改立新人。


太子现在的处境也算是温水煮青蛙,又有东宫辅臣,还有皇后拉着劝着,也不太可能立即做出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来。


至于隐藏在众人之中的最后得益者,等的也是机会。


所以下来应该是一场拉锯战。


瑞定想了想,他现在开始拉拢的,应该是副手的副手,也就是两三年之后能升到二把手的人。


就算不能拉拢到自己手里,也要让这些人保持中立,不能偏向任何皇子。


上面这些,其中兵力最强的,当属京城三大营,只是这些jūn_duì 都驻扎在京城周围,离的稍远,赶过来要一夜的时间。


下来便是皇帝的两支亲卫。


瑞定正想着,听见宫女回报:“又夏姑姑来了。”


瑞定叫人进来,只见又夏请安,道:“娘娘让奴婢来给元春送野山参来。”


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瑞定一清二楚,他眼睛一眯,吩咐道:“去叫异雀,陪着又夏姑姑一起去。”


瑞定继续在书房里回忆京营还有亲卫的人员名单,异雀跟着又夏已经到了元春屋里。


“又夏姑姑,异雀姐姐。”元春低眉顺眼的行了礼。


又夏将手里盒子递给抱琴道:“娘娘估摸着你的野山参差不多该吃完了,特地让我再给你送来。”


抱琴接过盒子,忙道:“多谢娘娘,大约六月初便吃完了。”


又夏眼睛一眯,笑道:“这山参虽好,不过你还年轻,若是身子好了,便少吃些吧。”


元春低头称是。


又夏话说完了,看了一眼异雀。异雀道:“当日你们两个进府的时候是顺和公公带进来的,不过这宫里上上下下的宫女都归我管。若是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或者不知道的,不论大小,都要来回我。”


元春说知道了。


异雀也点点头,道:“又夏姑姑,我送您出去。”


等到两人走出倒座。


元春将盒子打开,扫了一眼道:“这次的山参,看着倒是没上次的好。”


抱琴对如何分辨山参的年份一无所知,道:“姑姑不是说了吗?您底子好,若是好了就不用吃这个了。”


元春伸出手来,上面青筋一条一条的。


“你看看我的手,我哪里好了。”


抱琴低下头不说话了。


元春吸了两口气道:“异雀和顺和……两个一个管着宫女一个管着太监……等到出宫建府,怕是又要起冲突。”


“姑娘,我们不能再搀和进去了。”抱琴急道,“您不是说要安安生生的待着吗?”


“你怕什么?”元春扫她一眼,“我得先熬上去,等到王爷出宫建府,等到我能见到母亲和祖母,才能想别的。况且……就算不动手,也得从现在开始睁大了眼睛好好看着……”


元春眼睛眯了起来,不知道在想什么。


又过了两日,瑞定早上去给皇帝请安。


皇帝问了一句:“地方都看过了?挑中哪一处了?”


瑞定想了一想,平静道:“平化街的那处宅子。”


皇帝来了兴致,将手边的一卷京城地图摊开,在上面找了起来。


瑞定心里一松,皇帝能把地图放在手边,想必是早就已经看过了这几处宅院,而且也应该了然于胸了。


“怎么选了这一处?”皇帝将地图推在一边,像话家常一般问了一句。


“父皇也知道,儿臣喜静。”瑞定低头,“城外那两处宅子,周围还是还要建宅院,住进去了几年都不得安生。”


皇帝点头,看看地图上的标注,“的确如此。不过朕原来想着让你住在你两个哥哥周围,也好亲近亲近。”


瑞定解释道:“那处宅院倒也不错,只是院子没什么花园,前前后后盖的都是房子。儿臣现在还是一个人,住进去空落落的。”


皇帝笑了,“你这是想娶亲了?”


瑞定心中一喜,心说趁着这个机会刚好试探一二,又能再给父皇造成一个林如海什么都没跟他说的假象。


他依言跪下,道:“多谢父皇。儿臣已经是亲王了,礼部安排的大典也在下个月,这府里别说是亲王妃了,连侧妃侍妾也是一个都没有,冷冷清清的。”


皇帝只是笑,半响道:“先不着急,朕定要给你挑个合适的,秀外慧中,端庄大气,配得上亲王妃的。”


端庄大气?这个要求……但凡瑞定真的是一无所知,怕是要开始抖了。


端庄大气这个词儿,在太子妃的册封典礼上出现过。


瑞定有点失望,语气略有低沉道:“父皇看上谁家的姑娘了?先跟儿臣透个底儿,儿臣去看看?”


“胡闹!”皇帝嗔怒,“哪有你先去看的道理?”


“那父皇告诉母妃,让母妃派人去看看?又或者借着我的小侄儿百天的时候,让姐姐去看看?”


皇帝挑了挑眉,“这事儿你别管了,总之将来不会让你失望的。”这句说完,皇帝又换了个话题,“淑宁的小儿子,朕得想想起个什么名字好。”


能得皇帝赐名,那是天大的荣耀。


只是瑞定心下一沉,越发的替林如海操心了。


皇帝这是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只盼着林如海手下做事千万要慢慢的来。


过了两日,皇帝的册封正式下来。


昭豫亲王的册封大典将于十一月十六举行,赏赐平化街宅院一所。


瑞定接了旨意,内务府的官员又道:“说是宅院一所,陛下已经吩咐了,将平化街中间还有东边的宅子都划在您名下。臣已经让人去拆了中间围墙,将两个院子连在一起,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来问问您。”


“可还要修整什么?正好趁着一起办了。”


官员笑得越发的谄媚,瑞定是皇帝喜爱的皇子,在政事上也做得了主。


瑞定就着内务府的拿来的草图看了看,道:“倒也没什么可修的了,京里数得上的宅院都出自于你手,我这看着很是不错。”


官员又道:“王爷夸奖,臣万不敢当。”


瑞定突然皱了眉头,指着位于宅院东边的花园道:“这里修上几座高台绣楼。”


官员急忙记下了。


瑞定眉眼舒展,道:“行了,就这一处。”


这一改动没过多久便摆上了皇帝的书桌,皇帝看了之后笑,跟进忠道:“绣楼?他这是变着方儿的跟朕说要成亲呢,连日后闺女要住的绣楼都想好了。”


进忠陪笑道:“王爷年纪也差不多到了,其他几位王爷到他这个年纪,都已经定亲。”


皇帝沉下脸来,沉吟道:“等此事了解,朕必定给他赐一门好婚事,也不让他白白受了这个委屈。”


“陛下深谋远虑,想必王爷也能体谅您的深意。”


皇帝点了点头,又道:“林如海口风倒紧,也算是个能臣。唉,朕是不是——”声音戛然而止。


进忠站在一边,低着头,一点声音都没发出。


随着正式的册封旨意下来。


几家欢喜几家忧。


最欢喜的不用说,就是瑞定的亲妈,还有外祖母家,以及头所里伺候的宫女太监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