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宝玉瞳 > 第131章 荣宝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1章 荣宝斋

  宝玉瞳

他对易阳的眼光深信不疑,因为他和慕老他们一样,那天在给何先生鉴定那件珐琅彩重器的时候,也是亲眼目睹到了易阳十分精彩的表现。


从那以后,他就对易阳的鉴定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我尽力而为。”易阳谦虚道。


两人再在电话闲聊了一阵之后,孙尚武便道别挂上了电话,他他现在就动身,马上就会赶到琉璃厂,与他们会面。


琉璃厂距离易阳他们所住的酒店较远,所以坐了一个多时的车子才到达目的地。


到了琉璃厂范围之后,易阳有股不一样的感觉,只觉得周围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老古玩街。


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位于现在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


实际上从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


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


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易,你还没来过这里吧?”


走下车来后,慕老笑吟吟地问了易阳一句。


易阳头,道:“嗯,没来过。”


慕老道:“这可是一个好地方啊,是除了潘家园北京城内最大的古玩市场。这里每天的游客量都很大的,大多数外国人来北京游玩都要来这里逛一圈。清朝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一股很浓厚的文化氛围。你也应该看出来了,这里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尤其是文房四宝,各种精品都有的。”


“感觉确实不错!”易阳头赞叹道。


当下他站在原地四周打量了一阵。


“慕师傅,易老弟,我们进去吧。”


正在这时,段先生走了过来,笑容满面地招呼道。


易阳反应了过来,摇头道:“段先生,我还要等一下。”


“怎么?有事吗?”段先生惊疑道。


易阳回答道:“我刚才约了一个朋友,他很快就会赶过来了。在这里等一下吧,到时和他一起进去。”


“嗯,那好,不急。”段先生连忙下头来答应道。


实际上,等不到分钟的时间,就只见一辆车子驶了过来,那是一辆外观陈旧的吉普车,很是眼熟。


“易阳哥,孙兄来了!”


等到车子驶近时,白文超惊呼道,他还不知道易阳已经与孙尚武约好了,突然见到孙尚武的车,他自然很惊讶。


易阳头道:“我知道,刚才在路上我已经和他联系过了,他也来这里玩玩。”


“原来如此!”白文超恍然大悟道,“孙兄来了,那就更好了啊!易阳哥,等给段先生鉴定完那批瓷器之后,我们出来逛逛吧。昨天还正想来这边玩呢,但可惜你没有时间。”


“那是当然的!”易阳爽快地答应着。


很快,孙尚武的车子开了过来,并停靠在一旁。


孙尚武随即打开车门,从车上跳了下来,欢声叫道:“易兄,白兄!”


见状,易阳和白文超双双迎了上去。


“鉴定会还没开始吗?”一见到易阳,孙尚武就急急地问道。


易阳头道:“嗯,还没开始,我和超也才刚来呢,还没进去的。现在我们一起进去吧。”


“嗯,好的。”孙尚武应道。


然后易阳他们一行人在段先生热忱的带领下走入了“荣宝斋”。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