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第607章 我喜欢吃嫩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7章 我喜欢吃嫩草

  重生大时代之1993

陶母说:“陶芩我倒不担心,前段时间听你哥讲,她在部队自己谈了个,处的还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显听得甚是高兴:“部队好,部队里的不错。”


...


6月2日,星期天,外面下雨。


吃过早餐,张宣就给李梅打电话,“我要去京城一趟,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李梅问:“这是去办手机牌照?”


张宣说对。


李梅说:“我这边公司的架子初步都搭起来了,现在范芳丽已经带队四处挖人去了。


现在不是到了毕业季吗,我也打算带队去各大学校走走,看能不能招一些应届生进来。”


两人知道现在还处于工作包分配的年头,私企不是国企,铁饭碗的观念根深蒂固、还没彻底改过来,想要招应届生有一定难度。


但李梅知道张宣在年轻一代人中的影响力,想努力用他的名头试试。


张宣鼓励道:“去吧,多跑几个学校,一家招几个,加起来就不少了。”


李梅说:“好,有情况了我告诉你。”


“成。”


挂完电话,张宣瞄一眼陶歌,偷偷亲一口双伶就说:


“我快去快回,你在家里好好上课,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


“嗯。”杜双伶不舍得抱一下他,想起京城的那个人,嘴巴蠕动一下,可最终什么也没多说。


去机场的路上,张宣问陶歌:“你那两个保镖呢,怎么没见你带在身边?”


陶歌说,“在美国机场分开了,我回了国内,她们俩去了英国,那边需要她们。”


坐飞机的时候,陶歌递给了他一块口香糖。


张宣接过,撕开放嘴里。


飞机上升阶段,张宣还是有点晕机。


不过可能是坐多了的原因,或者京城锻炼身体的原因,情况较之前好了很多。


等到飞机进入平流层稳定下来时,陶歌问他:


“你的手机厂是打算像联想这样走组装路线,还是打算走高精尖?”


张宣毫不犹豫地开口:“奔着高精尖去的。”


陶歌想了想说:“因为你的原因,我此次去美国向一些朋友了解过手机产业,想要走高精尖路线还是很有难度的。


一些电子元件国内暂时还造不出,手机系统和芯片也是面对的大难题,你有想过怎么去着手解决吗?”


这确实伤脑壳的问题,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张宣说:“要想缩小技术落差,除了自身科研攻关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技术、引进生产线,先走一条买买买的路子。


咱不说一步登天,在短时间内就追赶上人家,那不现实。


但至少也要有这个决心,高端技术可能现在弄不了。但也要实现从无到有,从中低端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和技术逐渐走向高端。”


陶歌说:“你有这个觉悟就行,姐就怕你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


这个东西不是写作,靠你一个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哪怕你再有钱。”


陶歌建议:“这次去京城,你可以跟李文栋详细谈谈此事。他那俱乐部会员以港商和外商居多,你们要是看中了国外的什么设备和生产线,可以联系他,他的路子肯定比你广、比你多。”


迎着她的眼神,张宣坦诚道:“其实出发前我就有这种想法,到时候还得你帮忙斡旋一下。”


陶歌大气道:“没问题,你的事就是姐的事,你要李梅他们列个清单,到时候交给李文栋。


有些设备和生产线可能他也束手无策,但至少现阶段比你们有希望。


另外就芯片的事,其实你要真想搞,可以单独组建一个公司,然后适度吸引一些欧美强大的投资机构进来,那样买设备阻力就会少很多很多。


只要让他们看到盼头,这些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他们都有自己的渠道和特殊方法绕过一些封锁线,把一些先进设备交给你们...”


搞芯片?他还是不敢轻易涉及,但闲些无聊,不妨听听陶歌的想法。


就这样,两人就着手机的事情,一路聊着聊着就到了京城。


下机时,张宣忽然问:“我好像还不知道你在剑桥学的什么专业?”


陶歌说:“金融和新闻传播学。”


“两个专业?”


“当然,姐是典型的高智商。”


接着她又补充一句:“就是有点懒。”


这个有点懒把张宣听笑了。


见他笑地贼开心,陶歌瞥一眼,淡淡道:“还喜欢吃嫩草。”


张宣果断把嘴巴闭紧,眼神看向了出闸口。


接机的是李文栋。


李文栋和张宣打完招呼,问陶歌:“怎么不到羊城多呆一天?多陪陪叔叔婶子?”


陶歌走前头:“多呆一天就会多增加一份他们催我结婚的想法,还是早走微妙。”


听到“结婚”二字,李文栋笑笑,识趣地不再提这话茬。


ps:求订阅!求月票!


(还有…)


月底了,大佬们把月票砸了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