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四合院:从1958开始 > 第351章 先不装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1章 先不装修

  四合院:从1958开始

“不够就找一大爷借点,咱打借条。”


对此,陈建国毫不犹豫的说道,不过瞬间他就看到母亲脸色变了。


陈建国还不明就里,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说到找一大爷借钱,陈母的反应如此之大。


“借的钱终归是要还的,如果家里钱不趁手,我们可以稍微推迟一下装修房子,反正距离你结婚还早,至少还要等一年。


钱不够,咱们再存一年,怎么也能存上几百块,你想怎么装修房子,妈都没意见。”


陈母开口说道。


陈建国到这个时候才隐约意识到,貌似自己说借钱的事儿,是这个时代许多人的一个禁忌。


好吧,中国人似乎一直都有这个意识,是一个传统,那就是不喜欢背债。


造成这个习惯的原因,其实可以追溯到历史和文化的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文化中存在着节俭和勤俭持家的传统观念,人们被教导要珍惜每一分钱,遵循节约和储蓄的原则。


其次,中国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家庭的经济安全放在首位,存钱被视为一种保障,可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


历史上曾经历过一些自然灾害和经济动荡,这些经历使人们更加重视储备金的重要性,以应对可能的不可预见的事件。


再次,就是家庭未来的规划、社会保障等问题,虽然这个时代社会保障是历史上最好的,可以说国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路下来国家都包圆了,可给孩子的教育、结婚和安排工作,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


最后,就是中国人的自尊心理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向其他人开口借钱的,这不仅涉及到自己的体面,还需要做好被人婉拒的准备。


中国人储蓄有预防未来不确定性的原因,所以存的钱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一旦钱借出去,到自己要用的时候可就未必那么容易拿回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