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穿越血色浪漫:我成矮矬穷李奎勇 > 第258章 拼爹拼妈拼家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8章 拼爹拼妈拼家庭!

  穿越血色浪漫:我成矮矬穷李奎勇

郑桐很认真的点点头,“了解,了解!”


挤弄着小眼睛。


“哎!”


蒋碧云打了下郑桐,警告道:


“你给我正经点啊,这是人奎勇和晓白两人的事,你这么关心干嘛?有这工夫就好好复习下历史课本,年后就要去教育局面试了。”


“我还看什么书”,郑桐自信满满道:


“不是我吹嘘,关于华夏的二十四史,尤其是唐宋明,就是京大、华清的历史教授来,我也能跟他们论道论道,哥们不带落下风的。”


蒋碧云鄙视道:“你不吹能死,刚读几天书就骄傲自满了。”


“蒋碧云,也别这么说!”


李奎勇道:


“郑桐敢这么说,肯定是有底气的,说起这个,刚我还忘了问你们,除了你俩,其他人也都在学习的吧?我给你们寄来的那些课本、教材,有没有在看?”


蒋碧云道:


“我和郑桐倒是在看,不过其他人就没那么积极了,圈了几次不听,总不能逼着人学习,也就随他们了,现在县里又要招工,大家伙心思都在工作上,更没学习的想法了。


不过,李严还有王红、刘娇几人,应该都挺用功的,我们几个经常在山坡上,面对面喊着,交流下学习心得。”


李奎勇点头,“那就好,这一块可不能松懈,我还是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得人的。”


郑桐道:“勇哥,你说这高考真能恢复?”


“把问号去掉,是一定以及肯定”,李奎勇坚定道:


“这都不需要多想的,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需要得是什么?完善的制度规则、先进的技术水平……但不管是制度、规则、技术等等,都需要人来制定和操作的,说白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那就是人才。


真正的人才哪里来?总不可能一直沿用工农兵推荐制度吧?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拔人才,应该叫拼爹拼妈拼家庭背景更为合适,一个连最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的‘大学生’,却是出现在了像京大、华清这种华夏最高等学府,你们不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嘛?


要是每个‘大学生’都如此,你们认为这个国家还有救嘛?”


“喂!”


周晓白嘟嘴不满,道:


“我不光会加减法,还会乘除呢,没你这么小看人的,哼!”


得!


他这嘴一下没把住,倒是把边上这位准大学生给得罪了。


郑桐和蒋碧云也是笑起。


李奎勇道:


“媳妇,我不是说你,你别自个对号入座啊,你能进入军医大学,有你父亲的一部分原因,但关键你自身条件也是很优秀的,本身就是在军区医院工作的,专业对口,长得又漂亮,温柔可爱,脾气也好,你这种人才不推荐去上军医大学,那简直就没天理了。”


周晓白被夸得脸都红了,尤其在外人面前一声媳妇,心里甜蜜蜜的,眼神都能拉丝了,刚那点小脾气消失得干干净净,


“就会说好听的。”


郑桐和蒋碧云两人听着肉麻死,起鸡皮的节奏,难怪晓白对人死心塌地的,这么不要脸的甜言蜜语,在烈的姑娘也成绕指柔了,


郑桐道:


“勇哥,你多少考虑下我俩的感受,没这么腻歪的,你说晓白专业对口,人长得漂亮,脾气好,我们认同,不过要按你意思,这医生一定得漂亮可人了?这又不是什么选美,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我没说一定要漂亮可人,脾气好”,李奎勇解释道:


“但这绝对是加分项,你想想去医院的看病的,不管是身体和身心,一定都不怎么得劲的,谁看个病还欢天喜地的?这不是傻子嘛,这会病人需要的是关怀,安慰,要是碰到个长得龊的医生,不仅脾气差,完了还有口臭,一张嘴……苍蝇都闻着味来了,你说说,你心情不是更糟糕?要面前是一漂亮温柔的女医生,那心情绝对两个样!”


周晓白在边上憨憨解释一句,“我不口臭!”


“嗯,嗯,你不是,你不是”,李奎勇连连点头,看着媳妇,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这我知道!”


这他最有发言权,口水都是甜的。


周晓白一见人这般眼神,就知道这人肯定不会在想什么好事,白人一眼。


边上两位又无形中吃顿狗粮,蒋碧云道:


“奎勇,你这嘴啊,还是这么损,哪有这么埋汰人的,这话要让医院的医生们知道,非得拿最大号针筒戳你屁股。”


李奎勇嘿嘿笑着,


“那没事,要是我家晓白打针,我把两瓣屁股交出来,随便打!”


“去你的!”


周晓白轻推人下,听不下去了,这人真是,都有旁人,还什么话都敢往外说,没好气,


“我可没这癖好。”


“哎,勇哥!”


郑桐推了推鼻梁头上眼镜,道:“你这跑题了啊,刚不说人才、高考嘛?怎么还转到打屁股针上去了,说正事。”


“还不是你小子带的”,分分钟把锅甩过去,李奎勇道:


“所以说,像工农兵这种推荐制度,不符合基本的逻辑要求,更不符合社会进步的需求,必然要被淘汰,连古人都知道举行科举来选拔人才,身为现代人这点道理不懂嘛?高考肯定势在必行啊,都不用纠结的事。”


“这么一说倒也是!”


郑桐道:


“那关键什么时候恢复呢?再过个几年,哥们就得奔三张了,到时总不能拖家带口去上大学吧?”


“放心,不用等那么长时间”,现在已经75年了,高考恢复77年,两年多点时间,李奎道:


“你看现在外面的形势,不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快了,真就是你郑桐抱着孩子去上大学,国家也是允许的。”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77年高考结束后,大学校园里出现的‘奇葩’场景,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出现了老中青三代,彼此的年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小的十七八岁,绝大多数二十三四,再往上二十七八,甚至三十以上的,这些人肯定都有孩子了。


李奎勇打趣道:“这不也挺好的,你们两口子一块上大学,还能跟着一起照顾孩子。”


蒋碧云脸皮薄,“谁要跟他生孩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