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闲臣风流 > 第二百八十五章 考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八十五章 考场

  闲臣风流

正热闹着,突然有考生喊了一声:“红灯笼挂出来了,进场,进场!”


周楠抬头看去,却见贡院大门口的旗杆上有一盏灯笼顺着滑轮组上的绳索缓缓朝上升起。如果这个时候在来一首“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就最好不过了。


这样的情形让周大人有种熟悉之感,仿佛又回到中学时的升旗议式。


来考试之前他已经将这次考试的程序打听得清楚,顺天府行政区不大,也就相当于后世一个直辖市的规模。科举场上的府试、院试、秋闱的考场都设在这里,考生倒不用像其他省份那里来回奔波。


这红灯笼也有讲究,在秋闱的时候,因为来的人实在太多,如果大家一窝蜂朝里面涌未免混乱。因此,在入场的时候,贡院会在灯笼上写上地名,让生员依次入场。


当然,那是在乡试。


今天的加试也就千余人,倒不用那么麻烦。


这一声喊,密云的考生们就发了一声喊:“周朋友,闲话少说,咱们进去吧!”


就簇拥着周楠朝前行去。


赌约的事情且放在一边,还是先对付眼前的考试要紧。明朝一个书生从走上科举这条路开始,需历经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考试,才能拿到秀才功名。


成为一名光荣的秀才之后,如果进了县学,每年还得经受学政的考试。成绩不合格还要挨巡视的学政官的板子,甚至革除功名。


反正一句话,在场的任何一个秀才都是经久沙场的了。


可这对周楠来说却是第一次,心中竟有种莫名的紧张。


随着红灯笼挂在天空,贡院的正门缓缓打开,就看到段承恩带着一群书办衙役从里面出来。刚才鼎沸的的人声顿时安静下来,所有考生都默默地整理着自己的衣冠。


段提学扫视了一下四周,同身边的一书办低声说了句什么。


那书班就扯直了嗓子喝问:“刚才外面在闹什么,是谁在喧哗,上前一步说话。”


原来,刚才周楠和徐养大的这一阵冲突动静实在太大,已经惊动了段承恩。


考生们闻言自动地朝后退了一步,将人群中的周楠和徐秀才露了出来。


周楠没有办法,只得很徐养大走上前去,做了个揖,报上来历禀明原由。


段承恩沉脸看着周楠:“周楠,你身为朝廷官员,岂不知国家选才大典的紧要。却纵马冲撞士子,该当何罪?”


声色俱厉。


周楠忙小心说:“是晚生的错,实在是下官公务繁忙,衙门又设在城外,怕错过时辰,故而快马加鞭,还请大老爷责罚。”


“可伤着人了?”


周楠:“未曾,小生已经向生员赔礼,并愿意赔偿汤药。”


段承恩继续大声呵斥:“既然已经赔礼了,怎么还如此喧哗,竟闹了半天?”


闻言周楠想起自己方才和徐养大的赌约,心中一动:“回大老爷的话,方才学生得罪了徐养大,竟至被他不依不饶地扭住。学生对于今科势在必得,立志要拿今科头名,急着进场,故尔和徐秀才发生了冲突。”


当着在场这么多人,这个周楠竟大言说能拿头名。


狂妄、可笑,在场的众人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周楠。为人当中庸,做人要不为人先不为人后。特别是在这科举场上,得低调。你文章真作得好,该中自然会中。


还没考,你就放言要得头名,如果将来连榜得上不了,岂不是一场笑话。


而且,太高调历来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张居正当年参加乡试的时候风头何等之劲,简直就是湖北第一才子。也因为做人实在太高调,主考官觉得他锋芒太露,得压一压。


于是,张学士当年竟是名落孙山,等了两年才面前中了举。经过这个教训,张白龟性情大变,沉稳了许多。


考生能否中式,生杀大权尽操考官之手,周同学此举已是对段提学的不敬,能有好果子吃吗?


果然,段承恩大怒,喝道:“好个狂浪之徒,来人细细搜检。”


两个衙役冲上来,命周楠脱去外套翻来覆去的检查,又命他解散了头发,摸索半天,看有没有夹带,动作甚是粗鲁。


古代的科举考试都有搜身这个环节,防的就是考生作弊,那是因为文科考试主要考的就是你的死记硬背的工夫。因此,在两朝不好书生为了作弊花样百出。有用信鸽带小抄的,有将书抄在自己身上的。


最叫人惊叹的时是,有人居然将四书抄在一本麻将牌大小的小册子上带进了考场。那可是好几万字,字那么小看得看都不清楚,更何况抄。


当然,这只是在乡试和后面几场考场上。实际上,乡试之前的童子试和这场加试不太正规,也没搜身这个环节。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