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铁血悲情扈三娘 > 295 夫人诗词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295 夫人诗词高手

  铁血悲情扈三娘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写得太好了!”李清照放下书,轻轻击掌,“连用三个‘深’字,实在是太妙了!怎么想出来的呢?”


写词方面,李清照特别自负,几乎没有服过谁。提起笔,用“庭院深深深几许”起句,填了数首《临江仙》,觉得不好,都撕碎了,只留下一首——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读完之后,还是觉得不大好,又要撕掉,夫君赵明诚过来,握住她的手,说:“易安,这首写得不错,撕了太可惜了,留着吧!”


“你别骗我!还能看得过眼?”李清照问。


“何止是看得过眼,比欧阳公的还好!”丈夫总是觉得妻子填词高明。


“那就留着吧。”妻子知道不如原作,可丈夫喜欢就好,笑说:“明诚,你可许久未填词了?!”


“自从你写出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老友陆德夫说,我填的五十首,也不如你这一首,我再也不填词了。”


“小心眼。”


“易安,不是我小心眼,是你写得真好,咱们家有一位词人就够了。——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妙笔生花’!”


李清照听丈夫这样说,十分满足,乐得又去看书。


“易安,大好的时光,别老在屋里闷着,出去走一走吧。”赵明诚提议说。


“是呀,好几天没出去了。咱们去大相国寺去转一转。”李清照特别高兴地答应了。


大相国寺位于汴梁城内,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


赵明诚与李清照愿意来此地,不是为了礼佛,因为这里有一个很大的书画古玩市场,到这里主要是“掏宝”。每一次来,总有不错的收获。只是口袋里的钱,不出跑了出去。


夫妻刚走家门,父亲赵挺之的书僮小山来请明诚过去,说有大事要谈。李清照有点扫兴,明诚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去了父亲那里。


赵挺之对儿子说:你的日子过得逸了,掉到了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我已经给你铺好了路子,明天就上路。外放做个小官,好好历练历练,为将来大展宏图做准备。


赵明诚尽管十分不情愿,可父命不可违,只好答应。


明诚回来自己的房子,闷闷不乐。李清照得知丈夫远行,也不大高兴,可又不能扯后腿,默默地收拾行李。


这是他们结婚后第一次别离,难舍难分,可还得分开了。二人约定,每月至少通两次信。明诚到的当天,就写了第一封信。


李清照接到信,把它紧紧地贴在胸口,仿佛就是拥抱着心爱的丈夫。临睡前,又把明诚的信读了一遍才躺下。


夜半醒来,李清照起床,提起笔,给丈夫写回信。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写什么好。思来想去,还是填了一首词。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感觉特别满意,才又睡去。


赵明诚天天盼,时时盼,终于接到了妻子的回信。急急忙忙地打开,只有一页纸,纸上只有几行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心潮澎湃,夜不能寐。虽然诗兴大发,可他再也不敢填词了。实在是写不出与妻子能够匹配的诗词,只好望词兴叹。提起笔,写了一些思念的话,介绍一些官场上的杂事。


后来这首《一剪梅》又被赵明诚的好友陆德夫看到了,给了更高的评价,认为比那个“人比黄花瘦”写得还好。


笔者也以为这是李清照前期写的最好的一首抒情小词,您以为呢?


请看下回——296丈夫金石精英


</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