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桑田人家 > 253 大殿(谢“灯d等灯等灯”万币赏)
字体:      护眼 关灯

253 大殿(谢“灯d等灯等灯”万币赏)

  桑田人家


祝贺k哥儿子九岁生日!


谢诰命夫人定了定深,才发觉她刚才失态了,整了整衣襟,气呼呼的走了,什么都不想说。


从清河县到金陵,要先经过重重江南丘陵,再进入一马平川的官道。一路的秋色,黄叶潇潇,白鹭交耳,没出过远门的杨二丫,不由的兴奋起来,露出了几抹天真的神情来,对前面车厢里的大哥杨宗闰喊道,“大哥,想不到金陵的官道这么好看呢。”


杨宗闰从车里露出半个头来,“好看的还在后面呢,进入金陵,保管美的让妹妹叹为观止。”


很快,兄妹俩就到了金陵城了。


杨逸辰的马车,早就候在城门口多时了,三个人相遇后,就一齐朝穆府行去。


“接到你们的来信,说是皇上要给我们杨家平反,杨家后人都要到场,我们就都停下手里的事,急急赶来了。爹还好么?娘还好么?”杨宗闰问道。


杨逸辰说:“都挺好的,和穆家也和好了,天天一起吃饭下棋玩乐,就等你们来了。”


杨二丫好奇的问,“那穆老太太凶不凶,好不好。”


杨逸辰笑道,“姐姐你见了就知道了。”


穆府里,飘荡着月饼的清香。


快要中秋节了,又适逢一家团聚,穆老太太显得很是高兴,给小子辈,孙子辈们,都赏赐了礼物。


次日,朝霞吐艳,旭日东升。


清晨薄雾里的皇宫,被欢快的鼓声给震醒了。太监宫女们忙碌起来。


团团花簇,摆放成一行行,一列列,很是整齐。


原来,皇上下令,今天会召见杨康一家人,所以,击鼓列队欢迎,以示尊重。


很快,宫门开了,穆风带着杨康,谢灵,和他们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皇宫。


除了端午和逸辰已经镇静,因为他们早就看过了,杨宗闰,杨二丫和杨美丫,都用好奇的目光,扫视四周。


大殿的台阶,很长,很高,端午走在这冰凉的石阶上,鞋底的花纹,摩擦着地面,脚掌传来一阵阵刺痛。


看来这是精选的磨砺过的石头啊。


百官朝服整齐,正排成两列,在等候着他们。


皇上坐在最高处,脸色平静。


皇上左下角有一个和龙椅差不多大小的金椅,其上坐的人,正是面上挂着微笑的谢策。


也只有谢策,敢做这个位置。


端午垂下目光,跟着杨康走进大殿,大殿的地面,都是熠熠生辉的金砖。


她能感觉到,四周射过来的,热辣辣的目光,都带着惊喜和探究,如果目光可以说话的话,那他们的声音一定是:“原来,杨康一家人还活着,真是苍天有眼啊。”


“臣杨康,和贱内犬子拜见皇上和九卿殿下,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九卿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杨康跪下,谢灵和五个孩子也都跟着跪下高呼万岁和千岁。


皇上伸出手来:“快快平身。”然后看向身边的太监总管雨公公。


杨康一行人于是都起身,垂目听旨。


雨公公于是宣布,之前判定的杨家一切罪行都是无效的,恢复杨康的爵位,并且赏赐黄金一石,丝绸一车,修复原来的杨府,并再赐一座新的相邻的府邸。


杨端午心头的石子,总算是落下了。


回头看看谢灵他们,个个脸上也都有着欣慰。


这个结果,大家都已经等了很久了,如今真的实现了,个个都是如释重负的感觉。


百官也都称赞杨康苦尽甘来,有几个会拍马屁的,大声高呼皇上和谢策英明。


谢策眼里闪过不屑。


然后杨康推辞说:“臣年事已高,对大将军的职位,已经不能胜任了,并且,臣已经习惯过平民的生活,若是蒙皇上垂怜,请准许臣告老还乡,解甲归田。”


皇上听了,看了谢策一眼,笑道:“杨将军何必要谦虚呢,你不过才四十出头,正是壮年力佳的时候,根本就还不到要告老还乡的年纪啊。再说了,这本来也是你应得的爵位啊。”


杨康说:“臣能力已经不能胜任,求皇上恩准,再择贤能。”


皇上哑然,看向谢策。


谢策起身,亲自走下台阶,“杨将军还是再考虑一下吧,我们大铭朝谁人不知道杨将军是常胜将军,如果你回来,必定是大快民心的事啊。”


杨康说:“多谢九卿殿下垂爱,可是,杨某已经是今非昔比,还望殿下成全。”


看到杨康坚决不受,谢策眉毛皱了起来。


好事要做就做到底,这是谢策的原则,再说了,遍观朝臣,都不过是阿谀奉承的庸俗之辈,哪个及得上杨康。


就连北国那边,也有这样的传言,说杨康是只猛虎,要么使用他,要么杀了他,使用他可以帮自己打天下,可若是放他走,那就等于放虎归山,给自己死路了。


连那帮鞑虏,都有这样的见解,更何况善于识人的谢策呢。


可是杨康执意不接受,最初谢策还以为是出于礼貌,可现在看杨康的态度,也许并不是呢。


也许,杨康经过这十年,是真的变了,他变得对官场已经没有一点的兴趣了。


十年,是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难道杨将军你回来,希望得到平反,不是希望再次为国出力吗?”谢策还抱有一线的希望。


杨康摇摇头,“大铭朝有九卿殿下的辅佐,一定会国泰民安的。杨康不过是一介武夫,根本就不懂国策,在和不在,并不会影响到什么。”


看来杨康是再怎么劝,都没有用的了。


谢策凝眉,忽然看到了后面站着的杨逸辰,他肩膀挺的笔直,眼神透着精光,如果不是因为还没长全,他比杨康矮了一点,比杨康白了一些,他和杨康,简直就是同一个磨子刻出来的呢。


实在是太相像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