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诸天普渡 > 第821章 跳梁小丑 (二合一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1章 跳梁小丑 (二合一章)

  诸天普渡

“皇帝仅为一孺子,便惊动文武百官,四方贤士,又如此靡费,置如此盛典盛宴,成何体统?”


那位孙先生竟是毫不客气地斥责乾帝。


大袖一甩,负起手来,严厉的目光扫过乾帝,又落到殿上一直端坐龙椅下首的洪辟身上。


“小小孺子,何德何能?”


见他只是浅笑轻酌,一言不发,根本没有看向这边。


孙先生目中的严厉逾甚,更透出几分不悦。


“嗯?”


“君王在立,你怎敢端坐?前辈师长教诲之时,你又何能如此托大不尊,置若不闻?”


“你读的书便是如此教你?你的学问道理又学到了何处?你便是以如此学问,如此道理,去教授天下学子?”


“这般无君无父,无礼无法,岂敢误人子弟?”


“嗯?”


孙先生迈出几步,越过乾帝,直指洪辟,连发质问。


“孙先生!”


洪辟未曾说话,这孙先生已先惹怒一人。


一个看着约摸四十余岁,一脸严正的官员站了出来:“此言未免太重,亚圣公的学问、德行,乃世所公认,其行其德,皆有君子之风,”


“君子之礼,也自亚圣公而光大,人人仿效,天下陈腐之风为之一清,何来无君无父,无礼无法?”


此人正是李神光。


其时,他已升任礼部尚书,掌管礼部。


乾帝加封洪辟为礼部尚书佐郎,与他的据理力争不无关系。


他本是想让洪辟在礼部历练,只等将来再立大功,他便可退位让贤,让洪辟晋位尚书,过得几年,便可以此登上三公之位,方能尽展其才。


也让其他人等无话可说。


由此可见,他对洪辟寄望之深。


如今竟有人想要毁损他寄以厚望,甚至敬重之人,李神不如何能不怒?


若非此人乃是千年世家,圣人之后,是文道正统。


李神光身为文人,自然也是素来敬重有加。


以他的脾气,早就破口大骂。


“君子之礼?”


孙先生冷笑一声:“何谓君子?是如他此时这般狂妄无礼?还是他以圣贤自居,欺世盗名之举?”


“什么叫欺世盗名?”


李神光怒道:“亚圣公才学无双,当年半部经书,引百圣齐鸣,诸子共鉴,实为圣道典章,万世垂范,天下皆知,”


“孙先生也是诸子圣人之后,难道连诸子不朽之精神,也要质疑吗?”


此话不可谓不重。


当年百圣齐鸣之事,是万万作不得假的。


这些年来,即便有再多的人,眼红亚圣公之名,儒门之盛,想要攻讦,却无论如何绕不开这一事实。


只凭这一事实,就无人能否认洪辟的成就。


这孙先生若是连这点也否认,那便是连把自己的祖宗也给否了。


这些千年世家的根基,便是诸子先圣之后,若否了这点,那便是自毁根基。


“哈!”


那孙先生闻言,却是一声大笑。


似乎听到了极为可笑,也极为愤怒之事。


“圣道典章?万世垂范?”


孙先生神色不屑之极,骤然沉下脸,深邃双目之中,神光暴射。


骈起两指,直指洪辟,厉声喝道:“竖子!你偷盗我四家经典,删头去尾,窃为己有,妄尊圣贤,你心中可有羞愧?”


“回答我!”


乾元大殿中,顿时一片死寂。


过了片刻,哗然之声便如巨石坠落平静的湖面,轰然炸响。


偷盗四家经典,窃为己有?!


如此言语,不仅是语惊四座,更令人匪夷所思。


亚圣公之名虽然如日中天,令许多人敬服。


若是一般人说来,哪怕是一个地位尊贵之极、或是武功道术都为天下绝顶的人说来,也难以取信于人。


会被人嗤之以鼻。


可如今说这话的人,是千年世家,圣人之后。


其文道正统之名已经流传了数千年,早已根深蒂固,铭刻在人心中。


一个是数千年的圣人世家家主的话语分量之重,非同凡响,实在令人难以生起质疑之心。


反倒是洪辟,不过刚刚成名十年。


而且其年岁尚不足双十。


十年来,也未曾有过惊人之举。


之所能令人敬服,还是因为其十年前的圣道文章出世,令得诸子百圣共鸣。


可如今那孙先生的话,就如同一把火,点燃了洪辟这最令人信服的根基。


若是此言一但坐实,那么便会瞬间轰然倒塌,一点不剩。


以往他受到的尊崇有多少,自此之后,要承受的就是十倍百倍的反噬。


殿上群臣众贤,各有心思。


有不信者,有狂喜者,有半信半疑者,也有淡然无视者。


李神光震骇之余,却是半点不信。


怒道:“孙先生,你身为圣人之后,如此话语,可不能乱说!”


“哈,乱说?”


孙先生冷笑一声,道:“我孙、梵、姬、王四家,数千年来,总先祖诸子百圣之智慧,便是要革故鼎新,写出一部能承继先祖不朽之学问,开万代未有之道理,”


“穷千年之时,百代之力,终于合力参研出两部惊世圣典,”


“一曰‘易’,二曰‘礼’。”


孙先生昂首傲然,忽然摇头晃脑,高声诵读:“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來,日月更出,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


“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简易立节,天以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张列,通精无门,藏神无冗,不煩不拢,淡泊不失,此其易也……”


“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孙先生转首扫视殿上群贤,傲然一笑:“此‘易’中真言之一二,尚有‘礼’中大道,”


“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说到这里,孙先生便停了下来。


看着四周群臣众贤一个个尽皆抓耳挠腮,急不可耐要听下文。


露出傲然矜持之色,高声道:“此二经,乃我四家共有之圣典,不可轻泄。”


此时殿中之人,已经十有八九,皆全信了这孙先生之语。


实是其所述虽只是寥寥数句,残缺不全,却已经述尽大道。


他们都看过当初洪辟所著的半部经典,也有论“易”,且是经中之切要。


孙先生这几句“易”经,竟然与其所著之经中,几乎吻合,且更加完整。


虽然不全,却如其所言,此等宝经圣典,如何能轻未于人?


能得闻一二,已是幸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