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穿越大混战 > 第47章:偶遇于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偶遇于禁

  穿越大混战

“莫非这位兄弟也想买个官做?”一只青年大汉在旁边问道


“是啊,兄台也有意于此?”张健反问


“唉,只可惜官价太高…………”对方显然不是什么有钱人


张健看他身材魁梧,体型壮硕,应该是练武之人,若是结拜为兄弟,便有了个贴身保镖。


自己带着几十金(花了不少),难免被歹徒盯上,所以还稳妥为好。


“相逢即是有缘,在下想请兄台到酒楼畅饮一番,有事请教一二,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啊?”


“在下免贵姓于,单字名禁,字文则!”


“于禁???”


“正是!莫非兄台认识在下?”


张健赶忙摇了摇头,心里却是一阵狂喜,妈地,一位名将居然让老子碰上了。


于禁是泰山钜平人(泰安以南),想到奉高来某个差事,只可惜所有看得上眼的差事都明码标价了。


历史上于禁在樊城被关羽来了个水淹七军,最后投降,被人所恶。


不过张健却不这么看,关羽要是被东吴俘虏后投降,刘备再花钱赎买过来便可。


即便前期丢了荆州,只要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都在,还怕荆州夺不回来?


关羽一死,张飞跟着就死了,然后黄忠也受了连累,五虎上将去其三,蜀国还折了几十万大军。


正所谓留人失地,人地皆得;留地失人,人地皆失!


如果不投降,被对方给砍了,倒是占了大义,可所有大将不都成了一次性筷子了么???


所以张健非常理解当时于禁的做法,只要知耻而后勇就行了,无需争一时之长短!


当年在宛城,曹襙遭到张绣的偷袭,长子曹昂与大将典韦都当场战死。


各部被打得丢盔卸甲,屁滚尿流,唯独于禁所部仍井然有序,足见其治军得法。


“不知于兄今年高寿???”


“不敢,在下二十有一!兄台……”


“在下张健,字……文韬,二十有五!”这货想起文韬武略,就摘了半截表成了字。


“兄台,大在下四岁,在下要称呼兄台为大哥!”


“客气!你我颇有缘分,如不嫌弃,不如结拜如何,今后也要有个照应!”


“这………………”


“莫非文则看不起愚兄?”


“……非也,非也,只是在下尚无功名,实在难以……”


“哎?大丈夫只要有本领在身,何愁无功?我看文则不久便可以出人头地!”


“呵呵,那就借大哥之吉言了!”谁都愿意听奉承话


酒足饭饱之后,张健立刻在客栈房间与于禁,歃血为盟,结拜为兄弟。


这年头只要有钱,捞够了大将,等到黄巾一来,就能拉起一票人马,征战四方了。


于禁也没啥人脉,不认识其他名将,不然也不用发愁无钱买官了。


张健只记得燕人张冀德,常山赵子龙,不过范围实在太大,不好找。


最容易的,莫过于东莱太史慈,这厮年少出名,绝对能找到。


身边有了于禁和太史慈,以后再招俩谋士和几万人马,至少可以割据一方了。


青州也是张健的目的地,留在兖州没啥前途,这里可是曹丞相的老窝(实际上是在豫州谯县)!


去南方也很好,不过那样一来,招募大将的几率就很小了。


三国名将,除了黄忠、魏延、甘宁等少数几名,其余大多出自北方。


别的不说,只要把曹丞相的墙角挖塌,自己就丰衣足食了!


张健做了两手准备,要是短时间内能招揽到好几员大将,那就去南方发展。


要是运气不好,身边就于禁和太史慈,那还是窝在北方,还能捞俩谋士。


像什么张辽、李典、许褚、典韦,都应该是在兖州这片,只要自己派人寻觅,应该能有所收获。


实际上,张健的认知有所误差,张辽是山西朔州人,许褚是安徽亳州人。


倒是名将臧霸的家乡就是泰山郡华县,不过这货才十五岁,尚未闻名于世。


李典是山阳郡钜野县人,离着也不远,可岁数比臧霸还小,还是个娃娃。


“大哥,咱们要去哪里?”


“先去青州临淄,然后去东莱郡!”


张健要买下东莱太守一职,一来可以方便招募太史慈,二来么……


东莱郡治下有个地方名叫招远!


招远盛产什么,大家应该都知道!


ps:非常感谢书友“黑日如来”、“华夏联邦皇帝”、“/-红色天空”的打赏,“黑日如来”、“阿沙力空间”、“从云劾”、“华夏联邦皇帝”、“辉煌忧伤念思情”、“kkwt”的票票,在下跪谢~!二更16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