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无常公子与他的梦 > 一百六十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百六十七

  无常公子与他的梦

8月13日星期日天气雷阵雨


梦境名称:妻儿


梦境时代:现代


主角身份:无常


1


领导的儿子在委托了多层关系后,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


领导大为喜悦,特开办晚宴邀请全公司的员工参加。


同事们全都指望借着这个机会巴结领导。


一个个竞相挑选礼物,准备礼金。


实际上,领导开办这次晚宴并没有花费多少钱,反而从员工手上狠捞了一笔。


每个同事都格外谨慎,挑选祝贺的礼物不敢有一丝马虎,似乎这礼物的贵重直接关系到了他们日后仕途的兴衰。


然而,有一个人并没有准备任何礼物,他甚至连这场盛大的晚宴都不准备参加。


当领导询问他原因时,他坦言道自己有一个正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照顾。


当然这个理由或许牵强。


但知道内情的人均了解这个男人多年前已被结发妻子抛弃,他一个人带着幼龄的儿子相依为命。


他十分重视这个可怜的孩子,以至于没有人曾见到过他在晚夜8点之后下班。


他宁可提前三个小时来工作也不肯慢一分钟让他儿子挨饿。


领导当然知道这个男人身上的故事。


闲暇之余,他还经常拿男人举例。并把其当作父亲界的模范楷模。


当然这一次领导也原谅了他,并且对他始终如一的态度大为赞赏。


可能是同样身为父亲的缘故,领导反而能更加准确地贴近男人的内心。


于是这一次晚宴,没有准备任何礼物的男人反而成了最后领导青睐的角色。


2


这个男人是我,我叫无常。


3


不过今天傍晚我遇到了一些意外,我所乘坐的公交因为交通堵塞耽误了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


致使我返回家里的时间慢了不少。


我担心自己的儿子挨饿,便提前在街角的疙瘩店买了他最喜欢吃的炒疙瘩。


我还记得当年第一次带着儿子来这家店吃饭的情景。


那是他的生日,下着雪。


他对我说:“雪真美。”


我说:“哪里美?”


他说:“因为雪花纯洁的不掺加任何杂质。”


我说:“是啊,可是雪花的生命太短,却又不得不在最美的时候调零死亡。”


他呆呆地望着在阳光下兀自死亡的雪花。


4


回到家中,家里没有点灯。


我来不及换掉因为赶路而被汗水侵透的衬衫,连忙跑进儿子的卧室。


还好,他的样子并不是很焦急,也没有丝毫埋怨的神态。


我将食物放在他惯用的餐桌上,并附上一句:“今天爸爸遇到了些麻烦,让你久等了…”


突然,我发现窗户是开着的,窗外挂着很大的风。


我担心儿子着凉,连忙把窗户关掉。


儿子的鞋子不知为何掉了一只,我又细心的为他穿上。


哦,对了,儿子穿得这身衣服已经三天没有换洗了,我想起了一星期前在商场买的儿童套服,便从柜子中取出了这新鲜明丽的衣服给他穿上。


最后,我再用勺子舀起炒疙瘩,一颗一颗地往他嘴里喂。


儿子的胃口很小,消化也不好,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


其实在他三岁的时候,我就教过他勺子以及筷子的使用方法。


奈何这个孩子天生喜欢别人照顾,我只好体贴入微地顺从他的心意。


毕竟我可是别人眼中的模范父亲,又是与子相依为命的悲情角色。


所以我决定将这份悲伤与刻苦贯彻到底。


以至于塞入儿子嘴中的饭灌过他早已腐烂的食道,流入他被肥大尸虫贮满的胃,然后这美味的食物被尸虫争夺,分解,掠夺。就像它们最开始抢夺儿子身体时候的样子。


4


我一边为儿子吃饭,一边为他灌输思想。


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的妈妈抛弃了我们,她是个卑鄙的女人,你要记住,你要恨她,是她致使你我父子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都是她的错,这一切都是她所造成的!你要恨她!要很她入骨!只有这样,你才能顽强地生活下去。”


儿子的表情木讷而又懵懂,他好似似懂非懂。


不过我一点都不会责怪他,毕竟他的年纪还小,还有成长学习进步的机会。


所以我从不会对他失去信心。


他就像我的一个满意的作品,只有我这个作者才会又赋予其人格与生命的权利。


5


可儿子不知道,其实他的母亲在抛弃我们之后又回到了这个家。


在她离开的第一百六十七天之后。


她回到了这个家,然后她住在了儿子隔壁卧室的衣柜里。


两个人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却始终不曾见对方一面。


喂饱儿子后,我转身来到了妻子的房间。


妻子之所以放在衣柜里,是因为她不能坐在椅子或者躺在沙发上。


她的身体被分割成了七八份,只有头部是完整的。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看清楚她的样子并且和她对话。


我为了能够正常和她交流,特意将她的头放在了二层的衣柜,与我的头颅保持同样的高度。


这样我才能平视她憔悴的面容,感受她追悔莫及祈求饶恕的心。


实际上,妻子的四肢以及躯干被放在了一层的衣柜。


这让她的样子看起来很滑稽,像是被狮子吃剩下的食物。


头颅高高地悬挂,像是古代悬于城楼用于警示众人的人头。


妻子的目光里充满了懊悔与恐惧,那是她在身亡时最真切的感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