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五零纪事 > 116 热血青年们(二)(求首订!)
字体:      护眼 关灯

116 热血青年们(二)(求首订!)

  五零纪事

热血青年们有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昨天的苞谷饼子跟今天的一点不一样?


看别人吃饼子的神情,他们好想抢过来尝尝是个什么味道!


废话,当然是没掺苞谷芯子的味道了。


受了陆家的刺激,今天红河村风气大不一样,猪崽的待遇直线上升,哪怕自己少吃两口,也要挤出来填它的肚子。


像是谷糠和苞谷芯子这类麸料,以往都要和在苞谷面里充数,毕竟除了口感不太好,没太大差别。


所以热血青年们的饼子是特意加工出来的。


至于他们的粮食来源,是通过众筹。


几个知青是要当老师的,这些吴诗敏一早就跟村民们通过气儿了,但凡送了娃去祠堂上学的,每个月交五斤粮食。


一个月五斤,一年就是六十斤,按苞谷面的价格,一年大概一块钱出头。


这钱无论怎么算都不多,村民们没有不答应的理儿。


更何况,在热血青年们到来之后,吴诗敏特意强调了几个人的学历,他们都是高知识份子!


哪怕村民们得了她的嘱咐,一定要稳住,他们看向热血青年的目光还是充满了热切。


这个时候的热血青年觉得他们是被需求的。


*


热血青年在地头上奋斗了三天,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他们擅长的东西。


他们擅长的是摇笔杆子。


而现在,根本没有让他们摇笔杆子的地方,他们换岗位的要求被吴村长言辞犀利的拒绝了。


“张尧,咱们这样不行啊,就这两天,我腰痛的都直不起来了。”他一想到这种日子还将继续,他真有一榔头敲死自己打算。


乡下的天地是挺广阔的,睡觉的屋子也宽,只是大作为在哪儿?


他们在来的路上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既然来到了乡下,重中之重当然是粮食大关,他们的第一步计划是研究怎么让粮食增产。


然而当他们把这个想法跟吴村长提起之时,她问他们谷种要怎么育苗,地要怎么下肥等等问题……


他们没一个知道的。


所以吴村长让他们先把种地的事搞清楚了再说其他的。


于是,他们听话的下了地,跟着村里的老把式一起学习。


几天下来,热血青年不再热血,回屋后倒头就睡,压根没心思再研究什么增产的问题。


再这么下去,他人都要废了。


张尧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大学生,是最有话语权的。


他这几天可不是光下地干活了,还跟这里的老乡聊的很开心,比如吴村长的事,他知道了个大概。


他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一个农村妇女彻底改变她的思想,从一个童养媳走上村长之路,而这一切的发生不过短短半年。


撇开陆家老爷子的背景不谈,她自身要是没有任何能力,又怎么能坐的住这个位置?


不论他从哪方面分析,都无法得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他对她,越来越好奇了。


“张尧,你倒是说话啊!”几人虽然以张尧马首是瞻,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就比如现在,久久得不到他回应的人冒了火气。


张尧也不想面对这几个人,除了天马行空的胡吹海吹,一点耐性都没有。


“再去找村长申请吧,多申请几次她总会答应的。”


……


“切,大学生也不过如此。”


就这还不如不说呢。


张尧听见了,却没把他当回事,他从来就不会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


他倒是没有盯上村支书的工作,而是看上了村里的六头牛。


众所周知,乡下地头除了粮食,最慎重的该是各种畜生。


牛想要养好,也是要花功夫的。


但他不能主动要求喂牛,别说村长答不答应,光是那群小孩就够他喝一壶的。


他打听的很清楚,小孩们轮流负责喂牛,轮到的人不但有三个工分,还能多喝一碗大骨头汤。


而大骨头汤是由村长私人供应,不归村里管。


他也挺郁闷的,他为什么独独把那本禽畜饲养守则给落下了!要是他带过来,把书一亮,总会有人好奇他看的是什么书,他再一解释不就完了?


偏偏他还不记得书上的内容,想默一遍都没戏。


就在他们其中一人打算跟村长请假的时候,吴诗敏总算放过他们了。


她把祠堂的事跟热血青年们一说,就没有不高兴的,就是张尧都觉得解脱了。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惜福,如今的热血青年就特别惜福。


当老师啊,简直不要太幸福。


更何况,他们当了老师之后,连伙食也直线上升,再也没人吃着觉得拉嗓子了。


吴诗敏没让他们一人教一门,而是进行分班制度,她觉得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而考试是督促老师跟学生的好办法,她让他们一个月考一次,拿了第一的班级有特殊奖励。


考虑到公平公平的原则,这个第一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要把他们之前的成绩一起算上。


就这样,村支书升级了,他成祠堂的名誉校长,出卷子的活就归他了。


对特殊奖励,热血青年们猜测,可能是给他们加个带点肉腥的菜。


直到第一次考试结束,成绩公布出来,张尧那班拿了第一,他居然独享了一整只鸡腿!


他带的学生也有口福,十九个人分一只少了个鸡腿的小公鸡。


另外四个热血青年口水长流,铆足了劲要拿下次的第一。


因为这个第一是建立在每次的进步空间之上,所以张尧想要一直保持第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关于那只被奖励的小公鸡,其实是村里的共有财产。


早在吴诗敏刚当上村长之际,她就给村民们安排了任务,每家的自留地都留出一块来养蛐蟮。


打一巴掌都要给个甜枣,更不要说下命令了。


所以结果是村民们负责养蛐蟮,她负责买鸡,鸡归村民们养,但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集体。


有了这话,蛐蟮坑才顺利的挖了出来。


水至清则无鱼,她只提了一个要求,小母鸡下蛋后要交三分之二的给村里,谎报?不存在的。


娃娃军干这事比谁都积极,更何况还有不少人想要在吴诗敏面前挣表现。


这批小鸡崽子总数是一千只,朱大姐听到这个数的时候被吓的不轻。


要这么多!她拿啥养?


不过,她更关心她的利润,早前陆家老三媳妇说卖一只鸡给她分一股,前边的一百多只鸡她统共收到六块钱。


按这个数算下来,一千只她能再收六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