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掌贵 > 第六三一章 正主在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三一章 正主在哪

  掌贵

然而,不管是官兵还是民众,进入珏王府的他们还是被极大震撼到了。


不仅仅是因为火势,也不止是因为伤情,更因他们都瞧见了为了躲开大火,爬在高阁铜柱上的珏王。


他的四周皆已是熊熊大火,外边救火的进不去,里边的,除了还有两个爬在铜柱上的奴才,一个个都成了想出却出不来的火人。


那种惨烈,叫人心惊。


尤其朱常珏还在痛骂着“侍卫”,骂着“父皇”,骂着“不公”,骂着“为了让我没法自证”,“为了逼我让位”,“为了掩盖朝廷的腐蔽”,“为了让我替死”……许是场景太过震撼,或是朱常珏气势太足,这些话竟然一字不落进入了不少人耳中,引发了一个又一个的揣测。


这一幕,其实并不仅限于进入珏王府之人瞧见。


因着大火,附近所有带了亭台楼阁的人家和酒楼茶馆都已聚满了人。不少人都瞧见当今珏王将被火烧死的惨状。


当底座那些木料再承受不住时,铜柱轰然倒下。


在许多人的惊呼声中,他们都亲眼看着朱常珏跌进了熊熊大火里。


火人发出惨烈的叫声,最终被大火淹没……


珏王——没了!


这是所有人都瞧见的。也是珏王府众官兵侍卫当时认定的。


事实珏王府中那个侍卫长想到窦氏的蹦跶或是调虎离山计而往里冲时,那火便已被点燃了。


当时他就迷糊了。窦氏的闹腾是为了引出这场火吗?那这场火的目的又是什么?


而当时的主院火势已经起来。


他试着去救,可将抽吊上的井水倒出去后才发现,井水竟也被动过了手脚,不但不能灭火,还会助燃。


他们只能重找水源,这才发现周围水缸皆空,竟是无水可用。如此,最宝贵的灭火时间被耽误。


明显有助燃物在内的主院一下便烧得如火如荼。


于是乎,当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救火后,即便面上不露,心下也认定这场迅速扩散蔓延的大火与这些宫中侍卫绝对脱不开干系。要么是他们放了火,要么是他们不作为,说不定井水里的油也是他们为了灭口而倾倒的。


很快,四处在珏王府找进水的众人还在后院的两个井中分别打捞出了两具丫鬟的尸体。


尸体还未腐烂,虽然已经泡肿,但皮肤还有一定弹性,显然泡在水里的时间并不太长。


经确认,这两人,正是珏王妃口中所言的琳儿和唐儿,且两人衣冠不整,的确有被侵犯过的痕迹。


大夫面色黑沉,众人也是心惊。


不知不觉间,他们都有些信了珏王妃所言。难道,珏王府真的那么不受皇上待见,连宫中的侍卫都敢在王府中横行不成?


不是这些人没有判断力,而是在眼见为实的震撼下,自然而然被那种惨痛给带动了。


眼下的珏王府,是真的惨。


他们看见有鲜活的性命在眼前消失,也看见焦黑的尸体被抬出,还看见不少半死不活在火中苦苦挣扎的生命。


哀嚎声,痛喊声,求助声,声声在耳。性命,似乎在这个府里,一文不值。


就连王妃也正在火场外寻死觅活。


她的皇儿,此刻正在那连着主院的跨院中……可这跨院,早已被大火给吞噬……


不过,天下很多事,眼睛看到的,却并不一定为实。


程紫玉和李纯既然是刻意给珏王府开的门缝,又怎会真将防务做的这般松懈?


虽然珏王府内里防务密不透风,李纯的暗卫进不去。但在外围,他的暗卫一直不少。


今早窦氏带人往侧门去时,暗卫便已被惊动。


窦氏闹事,几乎将珏王府大部分人手都吸引了过去。暗卫便决定趁府中空洞探一探王府,看窦氏究竟搞什么鬼。


靠那不算太亮的夜色掩护,他们如鬼魅般在王府里四处探查。


很快在主院附近觉察到了异常。


他们刚要一探究竟,便发现有人点起了一把火。


主院烧起来了。


趁火刚起,他们进了主院。


却发现主院里那个主角并不是朱常珏。


而是穿了朱常珏衣袍,同样发型,不管身高体型还是气度都有五六分相像的一个陌生男子。


这是个替身!


那么正主呢?


大火腾地而起。


暗卫们已经不用知道窦氏在搞什么,因他们已能基本断定,朱常珏是要靠假死逃离……但他们却不肯定对方是还有别的暗门地道离开呢?还是想要放火趁乱逃走。


暗卫们的任务只在朱常珏身上,眼下自然只能先找人。


于是他们当即便分开了好几拨开始四处找起了线索。


很快他们还发现,跨院里的两个小皇孙,也并不是朱常珏的儿子,而是两个经过装扮的陌生孩子。


朱常珏既然带着孩子离开,那么显然不是第二种可能,而是他在府中还有出路。那么,他大概已经逃走了。


暗卫们立马集结着边去将军府禀告,边分开了几拨直奔各个城门而去,只留下了几人还在珏王府盯着。


他们知道,朱常珏如果要逃,眼下是最好的时机。


城门刚开,正是最松懈之时。只要略加装扮,凭他的本事要出个城,简直轻而易举。


而他若不出城就更好了。只要人在京城,总会将他找出来……


程紫玉听闻以上种种,也终是了然。


所以,这把火除了能为他逃离创造机会,还能烧了他府中许多直接间接的证据,更能让对他的审判到此为止,他自己赚了民众怜悯的同时反而让皇帝背负上了一定意义上坏名声。


而他既然要假死,势必还有后续作为。


程紫玉抬眼看天,火光几乎比初升的太阳还要明亮了,就这个势头,大概整个京城都能瞧见火光或黑烟了。


或许,这火还是他逃离,并集结暗中势力的一个信号吧?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