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掌贵 > 番外十五 大结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番外十五 大结局

  掌贵

皇上很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政务上。


事实当日他定下南巡后,从京城到地方,从上到下,不少人都颇有微词。而在江南地区更有不少士儒都联名反对。


“南巡”二字听着简单,但谁都清楚,说穿了还是骄奢yín 逸的吃喝享乐,挥霍的是金山银山,换来的只有劳民伤财。


而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五六年前的那场乱子正是从南巡开始埋下的祸端。以致于不少人听闻南巡便心生反感。


但朱常哲用他的身体力行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此番南行,他的身后不是能力过人的将领,便是各部的栋梁新秀,就连后妃也一个未带。


各地的进贡他只象征性收取了一二,谢绝了各种名目邀约的宴席和进献的美人。


他每日往返于江南各地,带来了诸多新启的工事建设和惠民措施,增加了江南的科考名额,亲自启动并主持在江南地区的新考,一口气吸纳了近百名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


如此,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小,相反,对他的欢迎声却是越发热烈起来。


得益于朱常哲的勤勉,南巡进程尚未过半,朝廷原本规划的目标便已基本完成。


一时间,原本因着战乱,朱常哲在江南地区并不怎么样的口碑如新建的楼塔般迅速拔地而起。


太皇太后在到达荆溪后,便入住了她心念已久的太湖别院。如前世一样,她对这处情有独钟,一住下便不愿挪动。


朱常哲也抽出好几日待在了这个别院。


对他来说,这里更是意义非凡。


他在这地保得了性命,等来了救援。这里是他力挽狂澜的转折点。这里也是两大反贼落网的最后战场。


对他和他的今日而言,这里是个福地贵地,是他今日所有一切的起点。


他对这处有着特别且深厚的感情。


就连别院那个地库,他也再次行舟前往走了一遭。此刻想来,那些虽无自由却温馨的家常日子竟也回味无穷。


情起兴至,他在别院处处泼墨留书,赐匾立碑,太湖边,宝楼前,凉亭上,处处都有他的墨宝。他心底里也希望此地长存,程家永葆,希望他和他的后代福泽贵气可以绵延。


他的恩典给的越多,此地和程家的将来才能更稳固……


太皇太后的寿辰很快到了。


江南众官员奏请大办,太皇太后以一个“俭”字推了,只想简简单单办个小宴。


于是这宴便办在了程家别院。


规模不大,但胜在热闹温情,是皇帝喜欢,老太太满意的。


念北何昀和小鱼代表程何两家奉上了一台猴戏。


几只猴子得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早就生出了感情,长时间的编排和演练,加上孩子们之间的默契,整台表演妙趣横生,搏得了满堂彩。


尤其在表演的最后,孩子们跪地磕头祝福,大猴端了一盘九只寿桃上前祝寿,俩小猴一左一右拉开祝词横幅时,更将气氛烘到了顶点。


孩子们得了嘉赏,连小鱼也得了皇上和太皇太后的夸赞。


一切都是那么安稳和谐。


觥筹交错间,朝鲜王的视线有些模糊。


不知是否酒多了,还是最近白日他打听到了几个自己那最疼爱,却已香消玉殒的宝贝女儿的故事,他这才知道当年背井离乡的女儿是何等受人算计,又是如何委曲求全,以至于他每每一想到文兰,便忍不住地眼头发热,眼底发酸。


他喝得越多,心就越疼。


那孩子为了家国,做了最对最好的选择和努力,可结局却是那般凄凉。她独在异乡无依无靠,无亲情爱情,唯一的信仰便是对家国的责任,她吃了那么多苦,却在收获时差了最后一步。


他一想到那么个活泼热闹如芍药的孩子,最终虽被追封贵妃又如何?还不是千里孤坟连家都回不得?


朝鲜王心头一揪揪的疼,这晚,又是喝多了,晃着脚步回到了住处。


然而,心再痛也得要顾忌身份颜面,一醉方休可不行。


随从端来了醒酒汤。


朝鲜王叹了一声,净手净面,端碗喝了起来。


一口灌下,才尝出了味道。


甜滋滋的味道沁人心脾,是那么……熟悉。


甜白瓷碗砰地落了地,朝鲜王红了眼。


“王上?”随从一脸关怀。


“这汤,是你吩咐做的?”他问。


“不是,是程府的厨子送来的。”


“不,不可能。”


他心头一颤,一把抓住了随从手臂。


“醒酒汤呢?还有吗?”他只怪,自己喝的太快。他已经不知自己是醉了,还是舌头没尝仔细。


只有回忆如潮袭来。


他的文兰啊,平日哪怕再胡闹,对他都是最贴心的存在。多少个酒宴后,她都会捧上一碗甜甜的醒酒汤。


醒酒汤的做法各种各样,他们朝鲜人多用咸鲜口味。


只有她,会在他的醒酒汤里熬入清甜的雪梨,放些他喜欢的陈皮青梅,还有一小截参。


而最近的醒酒汤都是御厨送来。大周皇室注养身,醒酒汤多是灵芝加蜂蜜,口味苦重,他实在喝不惯,都是一口吞下。


今日他喝汤如往常,可此刻……他后悔无比。


“没……没了。”就送来了一盅。“王上若还不够,属下去拿。”


朝鲜王要来了那汤盅,在心腹们的目瞪口呆中,他竟是珍而重之将盅底最后那一小口汤汁倒出来,细细品了又品。


随后,又哭,又笑。


是吗?


是文兰吗?


但怎么可能?


亲信去了又回,带回的醒酒汤却是另外一种。


果然,果然吗?


朝鲜王突然想到,自打到了荆溪后,他的院中,一直都有他们朝鲜口味的小食,比如打糕,松子,栗子……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他爱吃的。


可他在太皇太后和皇上住处,其他官员住处,便没有发现这些。


朝鲜王慌慌张张拿起了一枚打糕,豆面,豆沙,那熟悉的味道更清晰了。这可是地道的朝鲜做法。


他这才惊觉,或许这才是他这几日老是想起文兰的原因。


他一颗心顿时高高悬起。


去找了程家管事问过后,那姑娘却笑着回话说,是知道朝鲜王来了,所以他们特意请了朝鲜厨子做的小吃,醒酒汤也是主子吩咐做下的。


“当日郡主与文兰公主感情要好,想来是文兰公主教过郡主醒酒汤的做法。”那亲信想了想道。


“你说的……是。退下吧。”


朝鲜王的眼泪却还是止不住。


文兰离开前,给王后留下了醒酒汤做法。可王后做出的醒酒汤味道与文兰做的就是不同。他不信,他不信程紫玉能做得那么好,那么像……还有那参味,别人尝不出,可他能!那分明是朝鲜参的味道啊!


亲信说的是,程紫玉和文兰感情要好,要好啊!既然是要好,那……会不会……会不会是……是程紫玉帮着……


那后边的半句,却是他不能也不敢问出来,指出来的。


万一是真,便是欺君之罪啊!


将祸及多少人,是他都不敢深思的!连朝鲜,宫里的妃子,皇子都会被牵连。


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装傻。


他的文兰,没死!


好好的!


在程紫玉的庇护下,活得好好的,那比什么都强不是吗?


朝鲜王很清醒,越来越清醒。


他不能找人去查,如抓耳挠腮般难受。身体也渐渐不受理智的控制了。


天一亮,他便借着练拳脚,守在了离院门不远的亭子里。他只想看看,是谁给他送点心过来。


来人他认识,是程紫玉的心腹,那个叫柳儿的。


想到那姑娘会武功,他若去跟踪,怕是不易。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慢慢跟了几步。


眼见人将淡出视线,他刚要离开,转身前却瞧见柳儿在一片桂花林前将手中竹篮递给了一个姑子。那姑子身后还跟了个孩子。柳儿蹲身去掐了掐孩子的脸,就与她们挥手道别了。


所以,那些吃食是那姑子送来的。


姑子面生不识,肯定不是他的文兰。


那孩子……灵动得很。


他想起来。


那孩子叫小鱼。


昨日还跟着念北一道耍猴戏来着。


朝鲜王心头一咯噔。


小鱼?


那小鱼是……


刚刚那姑子的女儿?


不对,肯定不是!


小鱼能上台面,自然不会是刚刚那个下人打扮的妇人的孩儿……


他一下便口干舌燥。


他之所以能记住小鱼,正因那孩子的灵动!此刻想想,可不就……就像他的文兰?


小鱼与文兰小时,可不是有五六分的相似?


朝鲜王腿软无比。


好在当日还有一场宴,他如愿以偿见到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小鱼。


越看越像,好像文兰。


他想法子支开了念北几个,私下与小鱼说上了两句话。


小鱼很懂礼,对他送的礼物也很感兴趣。


他知道,小鱼姓纪。


他问了她娘的姓氏。


“我爹和娘一个姓。都姓纪。”


“纪吗?”他略微失望,竟然不是李。而李和纪,他想不出联系。


“你的大名叫什么?”


“纪小鱼啊,我就叫小鱼。以前我以为,是我家做鱼买卖,所以我叫小鱼。后来娘告诉我,她是希望我平平凡凡,就像湖海里的一尾小鱼,虽然没有大来头,却拥有无拘无束的自由和欢乐,可以平凡又简单的生活……”


“好名字。”朝鲜王一哽,眼眶又红了。


是她。


这么个叫人心疼又卑微的愿望,除了历经背叛磨难的她,还有谁?


两个时辰后,朝鲜王就着暮色,摇着船,来到了同在太湖边的纪家。


远远的,他就瞧见了一个身影。


金红色的落日余晖将她圈住,看不清脸庞。但只那一瞥,他就确定,那是他的文兰。


她正半倚小船,哼着小曲,迎向一艘满载而归的大渔船。


船头一个健硕男子正在挥手。


“相公,今日收成不错啊!”她蹦跳起身,声音里全是愉悦。


两船相遇,她站在船头伸出手,大船男子笑着腾身将她一拉。


她落进一个怀抱,随后人已到了大船。


晚霞将她的脸映成了金红,透着美,和幸福……


朝鲜王的泪水一下就绷不住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