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帝国争霸 > 第20章 全能人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全能人才

  帝国争霸

当时,在边境线的南面,其实只有8架战斗机。


如果没有撤退,让剩下的30多架战斗机继续突击,就肯定能够在格斗空战中获得兵力优势。


可惜的是,伊拉克飞行员已被打怕了。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电子干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伊拉克空军的指挥官自始至终都没获得准确的战场信息,并不清楚对面的情况,也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连对手还有多少战斗机,以及战斗机所在位置都不清楚,不败就没道理了!


吃过午饭之后,施授良去医院看望了刚刚被特种部队救回来的李天凌。


在军事城里面,有一座设施与设备齐全的军事医院,不但能够收容上前名病员,还能医治与处理各种创伤。


李天凌只是在弹射的时候擦破了额头,身上有几处淤伤,严格说来连轻伤都算不上。


不过,他暂时只能留在地面上了。


施授良只是让他安心的养伤,没有说不准重返战场,前提是自己去搞到一架战斗机。


此后,施授良回到作战指挥中心。


在吩咐负责舆论宣传的参谋尽快草拟好新闻稿之后,他才叫上此战的头号功臣,负责策划战术行动的丁镇南去了办公室。


虽然兼顾空中作战行动,但是丁镇南隶属陆军,是一名上尉。


他在前年才从军校毕业,以帝国联合军事学院当年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被分到了西北战区司令部担任参谋。


在当年的“西进”演习当中,丁镇南的突出表现引起了施授良的高度关注。


去年,他晋升中尉。


然后在“西进149”演习中,他获得更多表现机会,而且没让施授良失望,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此外,因为在演习中的突出表现,他获得破格晋升。


两年升了2级,在战后是非常少见的。


要说的话,成就了丁镇南的,其实是军事改革。


关键,也就是帝国联合军事学院。


这座帝国的王牌军事院校诞生不到30年,而且帝国在大战之后,只创建了这一所军事院校。


该院校的宗旨,就是培养全能型指挥人才!


为此,联合军事学院并不在民间招生,而是从三所一流军校,也就是陆军指挥学院、海军学院与空军飞行学院,招收优秀的学员,进行三到五年的专业培训,以及为现役官兵提供进修培训服务。


此外,学院的讲师与教官全是来自一线部队的高级军官,而且采用轮替制,确保教师团队始终站在军事理论最前沿,把积攒的经验与总结的理论传授给学员,引领军事理论的发展潮流。


虽然才短短30年,但是帝国联合军事学院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最好的军校。


当然,进入联合军事学院的都是jūn_rén 当中的佼佼者。


虽然有侧重,但是所有的学员都必须精通联合作战。


只是,个人能力同样很重要。


之前的演习没什么好多说的,而这次的实战表现最有说服力。


开战之前,丁镇南就明确的提到,伊拉克jūn_duì 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会在开战初期发动大规模反击。


不是说伊拉克的将军很自信,是跟幕后的迢曼帝国有关。


显然,丁镇南的这个判断已经变成了事实。


关键还有,他坚信,靠3个“远征混成联队”就能够打垮伊拉克空军,并且让禁飞行动得到落实。


做这个分析的时候,他只强调了一点。


伊拉克不过是一个地区强国,根本没有资格跟帝国叫板,拿“西进”演习中对付西陆集团的战术来对付伊拉克,简直是大材小用。


正是如此,施授良才只调用了3个“远征混成联队”,从而腾出更多运力,准确说是机场的吞吐能力来运送其他的,也更加关键的设备与物资,比如进行长时间作战行动所必须用到的维护保养设备。


事实再次证明,丁镇南的判断又对了。


其实,禁飞战术也是出自丁镇南之手。


分成两个阶段,先设为100千米,在有了足够的兵力之后扩大到300千米,其实是丁镇南的主意。


当时,施授良还为此表达过担忧,觉得这么部署太过冒险了。


不过现在看来,丁镇南的安排并没错。


“我们得尽快调整部署,让3个联队都做好对地打击的准备,至少要让一半的战斗机在地面待命。”关上房门之后,丁镇南就说开了。“在这边安排好了之后,我就去陆战队的临时据点看看。”


“需要这么急?”


“在空中吃亏之后,那就只能在地面做文章了。以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更应该担心侯赛因会恼羞成怒。”


施授良锁紧了眉头,神色也很是低沉。


其实,丁镇南最突出的地方,是他有着远超一般jūn_rén 的政治眼光,因此总能站在战略高度上看待问题。


“中午这一仗之后,伊拉克空军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回过神来。如果我没有猜错,巴格达那边会把希望放在晚上,觉得可以趁夜色发动突击。如果侯赛因觉得必须冒险,那就肯定是今晚。”


“我们只有2个营。”


“两个最精锐的营!”


施授良依然很担心。


“我们现在并不需要担心伊拉克会大举入侵沙乌地,毕竟没有制空权,迢曼顾问会让侯赛因冷静下来。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事冒险,比如通过入侵诱使沙乌地发起反击,或者要我们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比如在正式反攻之前,部署更多的作战部队。”


“拖下去?”


“目前看,拖下去也许就是侯赛因能够争取得到的最好结果。”


听丁镇南这么一说,施授良立即明白过来。


“行,你现在就去安排。”


“如果有需要,我在明天上午再回来。”走到门口,丁镇南好像想到什么,又回过头来对施授良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提前部署防空系统,做好应付导弹袭击的准备,毕竟侯赛因可打的牌已经不多了。”


施授良长出了口气,才点头答应下来。


他没有忘记这件事,只是没有想好要不要调整部署,而丁镇南提醒后,他也觉得确实有这个必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