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电影风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首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一章 首映

  电影风华

当时拍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看到成片了,才恍然大悟。


他就在剧情和回忆之间,来回切换着。


管胡把整个故事剪得七零八落的,倒叙插叙顺叙,轮换着来,留足了悬念。


观众的注意力,也渐渐被故事所吸引。


在鬼子到来之前,整个村庄是很宁静的,管胡展现了为数不多的幽默。


“你摸过那牛乃子吗?”


“那么大的没摸过……”


“你就吹吧,你连小的也没摸过。”


村民围着奶牛看新鲜,颜妮演的九儿,为了一口奶,和十三叔吵吵闹闹。


“鬼子来咧,鬼子来咧……”


八路预警,村民们四散奔逃,黄博牵着小黄牛,在村子里转悠,然后在村口的炸弹处被绊倒了。


周瑾一下子来了精神,娘的,我终于要出场了。


“老乡,你这是干啥呢,这上面写着呢,人畜勿近。”荧幕上,他穿着八路军装,牵着小毛驴上场了。


黄博道:“你认不认字啊,人都跟我说了,这是个八,亏你还是八路呢。”


“嘿,你这个老乡挺有意思,”周瑾蹲下去,“来,我告诉告诉你。”


他捡了根树枝,在地上划拉,“人是合起来的,八是分开的,人加一横念大,加两横念天。”


“那要是个八,是怎么个加法?”黄博饶有兴致地问。


“八?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你就记住,人是分开的,八是合起来的。不对,说反了……”周瑾自己也犯迷糊了。


“哈哈哈……”影院里,一阵笑声传来。


尤其是刘思思笑得最开心,她使劲拍拍周瑾的肩膀,想不到你还能演土八路?


周瑾也笑,不过不是被台词逗笑的,而是咂摸出了点新的意思。


当时说这一段台词的时候,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里面似乎有些隐藏的意思。


这回坐在影院里,当一个旁观者了,反而看得清楚:


八是分开的,人是合起来的,人加一横念大,八加一横,那特么叫建军节。


故事还在继续,八路将奶牛留下来了,牛二被逼着,承担了养牛的重任。


这份重任从抗战,一直延续到解放。


一个人一头牛,遇到了鬼子,遇到了溃兵,遇到了想要配种的土匪,遇到了喝完奶、还想吃肉的难民。


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周瑾终于又出场了。


这次他骑着马,带着解放军回来了。


“这个牛啊,你的~”黄博长发长须,形似野人,连话都说不利落了。


他拿出当年的那纸契约,和那几块银元,连同牛一起还给了解放军。


“老乡,俺们这个是作战队伍,不能收留牛。我就替队长做主,这个牛就送给你了可好?”


周瑾看着荧幕里的自己,再看看黄博,觉得自己瞬间被秒成了渣。


难怪人家能拿影帝呢,这真的是实打实的演技。


在影院里观影,氛围会渲染得格外好,观众全部的注意力,都跟着剧情走,不用担心被打断。


因此,这个时候已经有泪点低的,在偷偷抹眼泪了。


“别害怕,呵,呵……什么都能过去啊。”


牛二回到山上,带着那头叫九儿的大奶牛,发出了最后的感慨。


伴随着低沉的音乐,电影结束,灯光亮起,观众们“啪啪啪”地鼓起了掌。


观众们都挺激动,看着几个主创,管胡、黄博和颜妮,来到台上不断地鞠躬,“谢谢,谢谢。”


“你不上去吗?”刘思思抹抹眼角,问。


“我上去干嘛?”周瑾从兜里摸出包纸巾递给她。


刘思思拍他一下,“给我干嘛,哼,我才没哭。”


之后的流程,就是记者们提问,主创们回答,说些拍摄很辛苦,大家一定要来支持的话。


“感谢管胡导演,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我想问,为什么那头奶牛叫九儿呢,有什么暗示吗?”


一个记者站起来问。


管胡站在台上,一米九的大个,比颜妮、黄博得高出两个头了,看着特滑稽。


他捏着话筒,想了下,道:“其实九儿和奶牛,都是天朝女性的一个象征。老祖爷说的那句话,万物皆生于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那牛二和八路的那番对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八加一横?”那记者又问。


“那你得问牛二和八路啊。”管胡把皮球踢给了黄博。


这种问题摆明了是坑,黄博多精啊,笑道:“你说呢?”


刘思思没听懂,戳戳周瑾,“什么意思啊?”


周瑾随口道:“你想想,八加一等于几?”


“九啊,”刘思思一愣,明白过来,“九儿的九?”


周瑾点头,看着挺兴奋的刘思思,心说,大概就是这意思吧,谁知道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