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追书啦 > 我的佛系田园 > 第18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回

  我的佛系田园

“对了,二姐,你还有什么手续要办吗?”


“有,下午我坐大哥的车进城一趟,老罗托人找关系,说有个熟人在国土局工作,正好今天有空,我得抓紧时间把证办好……”


“这么急?”


“嗯,趁老罗在家,万一漏了什么证件可以让他拿过来。”谷宁边说边认真翻看文件的内容,看看有无错漏。


其实,她急着办证是出于另一层顾虑。


三弟的性格反复无常,她的手续越早办妥越好,以防夜长梦多。她的法律意识强,老大、老三在城里混了那么久,她知道的事,他们未必不懂。


在罗记餐馆,王叔、王姨这些老干部经常向年轻人科普各种政策,各种依据,并多次实例举证。


在医院里,她见过不少老人的遗嘱一再更改的情形。老大、老三是儿子,难保老人一时耳根子软,临时变卦。


手里有钱心不慌,手里有证更淡定。


老罗说的那个熟人是王叔王姨介绍的,老俩口虽然嘴碎,但人面广,门路多,还很爱搞事……呃不,是很热心助人。


总之,多听老人言,吃亏少,错不了。


听了妈妈与小姨的对话,半梦半醒的罗青羽彻底进入梦乡。


唉玛,她家有座山了。


在梦里,她长大了,独自一人在开满鲜花的山上招摇,蹦跶……


大谷庄三面环山,同时又位于群山边缘,只有一条大路出入。大家过得比较穷,要想富,先修路,道理谁都懂,奈何村里人少,富起来的人家仅几户。


是万元户,连百万富翁都算不上,暂时没有修路的觉悟与能力。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谷老爹说的山,是以前“分山到户”政策遗留下来的,可继承,无期限。村领导们鼓励各位山户把山当田耕,还做过不少“想致富,多种树”等宣传。


除了谷老爹,村里还有几户人家都有一座或两座山,面积的大小按人口多少而定。


事实证明村领导说得没错,谷老爹在山上种树,种菜种石斛,养蜂养土鸡,采办山货野菌等。


前期赚了一把,成功把孩子们养大并送进校园,培育成才。


这位大学生就是老大谷安,他和老三在家极少劳作。老大一心读书,老三一心只顾着玩。父亲在山上劳作,谷宁、谷婉婷和母亲负责地里、家里的活。


有时候,谷宁会上山替父分担一些。


后来,大谷庄入口附近的村寨开始跟风,竞争力强。由于村路难行,谷家的收入大幅度减少,渐渐丢荒。


再后来,有人建议他种树卖,说这是当下最热门的致富之路。好了,树种出来了,却找不到路子买卖,一直荒到现在。


今天,重走山中小径,谷宁颇为感慨。


环绕大谷庄的群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万寿山。因为山中有很多古树,枯木岭就是其中一座山头。


枯木岭,又称古木岭,正是今天分给谷宁的山。


外公说,这座山里有一棵百年老檀树,它虬枝盘结,在几十年前被雷劈成一根巨型焦炭,仍然屹立不倒。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me 追书啦手机版https://m.zhuishu.me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